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共 149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09:46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19日,白求恩来到松岩口后方医院。为改善晋察冀边区后方医院设备,白求恩亲自倡导、设计和施工,于9月15日将村内一座龙王庙改建成有手术室、消毒室、医务室、洗涤室等设施的外科病室,对改进战场伤员救治工作和培养医务干部,发挥了积极作用,被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誉为白求恩模范病室。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白求恩模范病室被日本侵略军焚毁,仅存遗址。
1969年,五台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模范病室旧址附近建立了白求恩纪念馆。
1974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按原貌重建遗址及纪念建筑物,并按原样进行了陈设。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建筑格局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现存手术室3间,手术室左侧耳房1间为医务室,右侧耳房为消毒室,东西配房为病房,总占地面积1148平方米;一号手术室为左侧耳房,面宽5米,进深5.6米;一号手术室对面有戏台一座,面宽10米,进深9米;戏台右侧的小房子为洗涤室,四合院内有10余间南、北房为病房;正房是二号手术室,室内用白布包起来,顶部挂一汽灯,陈列有白求恩当年使用过的手术器械等用品;二号手术室的左侧耳房是医务室,右侧耳房是消毒室;二号手术室的对面是龙王庙的戏台,白求恩在病室落成典礼时在台上讲过话;戏台右侧的小房子是洗涤室,院内其余房间均作病房使用。

文物遗存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主词条:
诺尔曼·白求恩
诺尔曼·白求恩,共产党员,著名的。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德、意匪徒侵犯时,他曾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爆发,他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次年四月经转赴,在参加抗日斗争。白求恩除在抗日前线奋力救治伤病员外,还亲自设计、亲自参加施工,先后在五台县松岩口村和杨庄创办了“模范医院”和特种外科医院,对改进战伤救治与培养八路军医务干部做出了重大贡献。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为救治伤员中毒,不幸逝世。

相关诗文

《红色旅游之歌》收录有《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一首,全文如下:
五台松岩口,抗日战争时。建有手术室,洗涤医条室。既救伤病员,军区总医院。整个操作者,他是外国人。
全力抗日寇,全心为人民。就是白求恩,病室保存好。一九七四年,建有陈列室。院内塔一座,有座龙王庙。
把它来改造,还要把毒消。病室一整套,也算一学校。模范得称号,志宏风格高。来华千里迢,竭尽把心操。
美名四海飘,人人都知道。后被鬼子烧,重建复原貌。实物图片照,宏文全幅抄。其余三平面,题词三领导。

文物保护

1982年2月23日,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9月1日,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耿镇镇松岩口村。

门票价格

免费。

交通路线

忻阜高速耿镇口下,然后沿清水河逆流行驶至松岩口村,路边有明显标志通往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