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2 23:35

地名由来:战国时,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之子李二郎在灌口斩蛟,为民除害,二郎镇由此得名。

二郎镇位于合川西北部,距合川市区60公里。与蓬溪、武胜、潼南交界,素有“五马归槽”和油盐场之称,是商业贸易中心城镇。幅员面积38.1平方公里,辖11个村,1个居委会,85个合作社,总人口25207人,人口出生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 -3‰,人口密度686人/平方公里。中学1所,在校生1550人;小学2所,在校生1860人;卫生院1所,专业医疗技术人员23人。集镇建成区面积1.33平方公里,规划区常住人口9268人,城镇化率14.5%。

2004年,实现GDP853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3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29万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9672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元。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建成了万亩优质粮油基地,其中优质水稻6000亩、油菜4000亩。出栏生猪18500头(其中PIC商品猪8800头),成片栽植优质梨200亩,优质薄壳核桃200亩,大力推广纸板方格簇养蚕技术,成片种植桑树300亩。养鸭3000只以上的大户20户,禽蛋加工专业户2户,孵抱房13户,产品远销成都、重庆等地。

在小城镇建设方面,立足重庆百个重点中心小城镇目标,引进业主改造旧房2600平方米,完成场镇建设17000平方米,投入295万元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城南农民新村、城北返乡创业园五百分之一地形图测绘,进行片区详规设计;投资1200万占地22亩的综合市场主体工程已完工,并投入正式运营;修建了二郎镇中心幼儿园;天燃气工程主管铺设已全面完成。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教师素质显著提升,95%以上教师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40%以上达到本科学历;教育教学质量在合川镇乡学校中名列前茅,2004年度二郎中学联招上线164人,学科竞赛获国家、重庆、合川级奖45人次,列合川镇(乡)第一,创历史新高。小学在全市毕业统考中,语、数人平成绩居全市第一名。镇政府投入83万元,对1772平方米学校危房进行了全面改造。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率为92%。对635户实施了改厕改水工程,改善了农村卫生生活条件;完善了村卫生室建设,方便农民群众就近求医的需求;开工建设合川人民医院二郎分院,促进二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落实城镇居民低保53户97人;抓好优抚工作,全年发放优抚金210746元。闭路电视入户达715户,比上年增加50户。

李冰,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起来。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 李冰详细信息++

历史沿革:

清雍正年间,设二郎场,属合州来苏里;清咸丰年间(1851年2月1日至1861年8月22日),改名淳熙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复名二郎场,属龙多乡。

民国十五年(1926年),设二郎乡。

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为二郎镇,属第七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改二郎镇为二郎乡。

1949年12月后,属第八区。

1953年3月,析二郎、万古乡部分建半月乡,析二郎乡建二郎镇;同年9月,析二郎、万古乡部分建立鞍山乡。

1958年9月,撤半月乡并入二郎乡;二郎镇并入二郎乡,成立二郎公社。

1968年3月,二郎公社更名五七公社。

1972年10月,恢复二郎公社原名。

1977年3月,析二郎、万古公社部分建半月公社。

1983年12月,半月公社改为半月乡,二郎公社改为二郎乡。

1993年12月,半月乡4村与二郎乡合并建立二郎镇。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