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东瓯古城遗址

大溪东瓯古城遗址

共 1692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38

历史沿革

东瓯国是越王的后裔摇在战国中期建立的。秦统一全国后,废除古东瓯国,置于闽中郡;西汉时期,汉朝廷重置东瓯国,据《史记·东越列传》记载:“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汉景帝在位期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吴王刘濞起兵叛乱,汉王朝派出了太尉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将刘濞击败,刘濞投奔东瓯国,东瓯王先前也参与了叛乱,见叛军处于败势,便杀了吴王刘濞折罪;刘濞的儿子刘驹逃亡至闽越,在闽越发展势力。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闽越国进攻东瓯国,东瓯王派人向汉王朝求救,汉武帝便派遣会稽郡的驻军前往增援,保住了东瓯国;东瓯王知道自己无法抵御闽越国的骚扰,便采纳了朝廷的意见,率领宗族及民众4万余人,迁移至庐江郡(安徽巢湖一带),东瓯国灭亡。
大溪东瓯古城遗址远景
2002年开始,进行多次发掘。
2006年9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进驻温岭市大溪镇,对塘山古墓进行试掘。塘山古墓距位于里宅村、大岙村的古城遗址约1千米,三面环山。

遗址特点

地理环境
大溪东瓯古城遗址分布在大溪镇北面的塘岭脚下,其分布范围主要包括里宅、大岙、塘山三个村庄。这里是塘岭的南麓地带,坐北朝南,地势北高南低,坡地宽阔平坦,向阳高爽,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是开阔的山间盆地,前方有龙山、虎山东西遥相呼应,远方为方岩胜景,地理环境优越。
古城城址
大溪东瓯古城有内城和外城,内城位于整个城内的西边。城址的总体平面分布形状呈东西向长方形。城址的面积大体为:东西长约39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7.8万平方米。外城东西长约765米,南北宽约376米,面积约28.8万平方米。城内堆积普遍显得地层简单、堆积较薄。地层主要有表面耕土层、宋代层、汉代层。宋代层包含物主要有青瓷残件与陶水管,汉代层包含物一类是作为建筑构件的瓦片,另一类是作为生活用的陶瓷器。从出土器物、历史背景等判断,大溪古城遗址为西汉东瓯国城址。
塘山墓葬遗址,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大溪镇唐山村岭北面的山间岙地,与东瓯古城相距约1千米。从出土的器物判断墓葬是一座西汉东瓯国上层贵族墓,也是浙江全省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西汉墓。墓葬系一座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深土坑木椁墓,墓坑规模较大,坑口长15.5米、宽6~7米,坑底长13.5米、宽4.5米,坑深3.7米,墓外专设有陪葬器物坑。

文物遗存

大溪东瓯古城城址内出土瓦片有板瓦、筒瓦、瓦当三种,泥质红陶。陶瓷器可分原始瓷、印纹硬陶、硬陶、夹砂陶四类,器形有碗、盒、瓮、罐、钵等。
塘山墓葬遗址
塘山墓葬遗址,墓内残存玉璧、玉觿、匏壶、双耳罐、瓮、瓿、钵、杯、鼎和纺轮等随葬器物共34件,墓外陪葬器物坑残存镈、錞于和磬等仿青铜的陶质乐器28件。

研究价值

大溪古城遗址的发掘对于东瓯国文化的研究和解决东瓯国建都的地望问题,都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大溪东瓯古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大溪东瓯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北面约3千米。

交通信息

自驾:自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大溪东瓯古城遗址,路程约21.4千米,用时约40分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