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

联合创作 · 2023-08-05 12:03

法海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修建时动用木匠、石匠、瓦匠、漆匠、画士等多人,历时近5年,至正统八年才建成。原寺庙规模宏大,明、清时多次重修,寺内的大雄宝殿内保存了完整的明代巨型壁画,其艺术水平、绘制技术及保存完好程度等均为我国明代壁画之最,与敦煌、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文化

文化特点

法海寺殿中明代壁画更是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画,在中国现存壁画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壁画的内容以宗教题材为主,画中的人物像想象丰富,虽为宗教人事,但却被画家赋予了深刻的内在感情,纯洁而真挚的人情味打动人心。

建筑特点

法海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建筑布局十分规整,中轴线上原依次建有护法金刚殿、四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楼,两翼对称建有钟鼓楼和伽蓝、祖师二堂、方丈一所、选佛之场,以及云堂、厨库、寮房等,距离寺1公里左右还建有远门,现仅存山门、大雄宝殿等建筑。

历史

建筑历史

法海寺兴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正统八年(1443年)完工。

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至正德元年(1506年)曾进行过大修。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再次重修。

1953年,市政府拨款对法海寺进行了一次大的维修。

1983年起,北京市对法海寺进行大规模修葺,翻修山门和钟鼓二楼,补修加固周围垣墙,增设对大雄宝殿壁画的保护设施,重建四大天王殿。

1985年5月1日,法海寺正式对外开。

1987年,石景山区以法海寺为中心修建森林公园。

文物保护

1957年,北京市人民委员会把法海寺列为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78年,成立了法海寺文物保管所。

1988年1月,法海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为寺院的主殿,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正脊短促,外形体现了明代早期的某些特点。殿内金柱两排,后排起扇面墙,殿顶悬三架斗八藻井,每架藻井都分为上下三层,以雕刻精美的斗拱承托。藻井中央绘曼陀罗。其绘工精湛,色彩凝重较有层次,是明代建筑中少见的彩绘遗存。大殿的其它装修都带有浓厚的密宗特点,窗棂、格扇多是清代大修时的遗物。原有的三世佛和十八罗汉等木雕,现已不存。殿内还有木供桌、木鼓架、木烛台等法器,雕刻较为细致华丽,可能是明代的原物。

大殿内的壁画是法海寺现存最为重要的艺术珍宝,根据壁画在建筑内的位置,共分为五个部分。大殿北墙于殿门左右各绘一铺,内容为《帝释梵天图》,表现的是帝释天和梵天在内的“二十天”护法神像。扇面墙背后绘有三铺,内容为《三大士》,分别为水月观音和文殊、普贤菩萨。东西山墙各绘一铺,内容为《佛会图》,包括佛、菩萨和空中飞舞的天人。壁画色泽艳丽,线条流畅,人物形象准确生动,气质不凡。根据创寺后竖立的楞严经幢上的文字记载,壁画由“画士官”和“画士”等十五人共同完成。这些画师无疑具有官方画匠的身份背景,其作品也代表了明代早期壁画创作的较高水平。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