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前所城

中前所城

共 1969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中前所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
明宣德三年(1428年),指挥叶兴在此置千户所,修筑砖城,始称中前千户所。
1642~1644年,中前所城经历了2次明清的战役,并有幸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建筑格局

中前所城西距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仅有17千米,东距绥中(原来称后千户所)县城44千米,在102国道325千米处。中前所城长宽均为500米左右,接近正方形。城墙采用长1米,宽40厘米,厚30厘米的大条石作基础,外面包砌长45厘米、宽22厘米、厚12厘米青砖,中间用黄土夯实。上顶铺以石灰,外砌女儿墙,女儿墙上筑有垛口。城墙高8米,墙体呈梯形,上面宽3.8米,下面宽6米。中前所城设有3道城门:东门称定远、南门称广定、西门称永望,每道城门都设有瓮圈,以加强防护能力。北面城墙完全封闭,外墙原来砌筑巨型石匾,中书“中前所”。城墙上,平坦宽阔,视野辽阔。瓮圈上部,分为内外两道女儿墙,外面对敌,女儿墙高约1.5米,设有垛口和射击孔,内侧比外侧低很多,大约80厘米,主要防止人员通行安全,中间通道2~3米不等,十分宽敞,方便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城墙底宽6.5米,上宽4.2米,在城的内缘,顺城门的右侧,有通向墙项的斜坡马道,长20余米,宽4米。城内主干道包括:十字街道,以鼓楼(1958年拆除)为中心贯穿各巷,分南、北大街和东、西大街宽7米,长250米;巷道(胡同):长短不等,宽5~7米。
中前所城

文物遗存

中前所城西面的永望门留有瓮城,各城门上门楼已经损毁,仅剩8个筑基。西门和南门留有马道,但仅西门的马道可以上人。古城四角有隅石长达14米,现仅西南角隅石保持较好。

历史文化

城东有贯穿南北的镇级公路,以中前所城为中心,北至牛羊村的前牛线,南至海边洪家村的前洪线,并且与京哈公路新旧两线相交叉,使镇区内交通畅通无阻。中前所城东15千米为明代辽东最大屯兵城前屯卫,沿途布有多座烽火台,再向东为绥中县城(中后所)。中前所、前屯卫和中后所,共同构筑绥中县的防御体系,在清入关前的战役中占据重要作用,例如清军入关前战功最大的一次战役——松锦大战。北13千米为阵势庞大的明代辽东长城和清代柳条边墙,还有气势恢弘的九门口水上长城,10千米以内为皇家庄头村聚集地,还有朱梅墓园、刘氏墓园、白家窝棚清代庄头园遗址、小柳战国遗存点、小柳近代烈士陵园、东西楼台村的清代建筑遗址、上牛羊沟西山辽金庄头园遗址、小松岭明代烽火台、北蛇山商周遗址、挂旗山辽金遗址等。西15千米为历史名城山海关和越脊而上的明蓟镇长城与烽火台。西南8千米为秦汉碣石宫和汉代望海台遗址等。古城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周边地区历史文化气息浓郁,古遗址众多。

文物价值

中前所城是位于辽西走廊这个纽带地区特殊地理位置上的古城,是海防与陆防结合的第一处,也是辽东与蓟镇的交接点,作为明代所城的典型代表,翔实见证了明代中晚期辽东镇的军事活动,是明代军事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中前所城建筑群总体布局保留了明代辽东镇建置所城的特点,是国内所城中最能完整体现明代格局、规划意匠的实例之一。大部分住宅仍沿袭着清末东北地区特有的风貌,囤顶建筑代表了辽西地区民居的典型特色。中前所城众多附属文物遗址及其周边环境所构成的历史景观和自然景观具有重要的景观艺术价值。
中前所城的选址经过精心规划,是山海关外的第一座军事要冲,地处扼要,兼有海防和边防的功能。中前所城在总体规划、道路空间结构设计上充分满足了其军事防御功能上的要求,有较高的军事科学价值。
中前所城城墙的建筑结构、材料、构造和工艺是明清时期特征的真实记录,在建筑技术史上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中前所城内老住宅沿袭了明清时期民间建筑风格,具有地域特色,在民居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意义。
中前所城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其的整体保护将对辽宁省的文物保护产生极大的示范作用。
中前所城作为直奉战争的见证和重要遗迹,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中前所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址

中前所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交通

自驾前往中前所城:从出发,大约45公里,约需1小时2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