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

联合创作 · 2023-07-25

地名由来:林州市由林县撤县设市而来,因境内有林虑山而得名。

2023年8月,林州市被纳入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2023年8月,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发布,林州市上榜,位列第33名。

2023年7月,林州市获评为2023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

2023年6月,林州市被命名为首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市、区)。

2023年3月,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单位名单公布,林州市入选。

2023年1月,林州市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2年8月,河南省第一批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市县名单公布,林州市入选。

2022年6月,林州市入选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位列第41。

2022年5月,河南省教育厅确定林州市为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

+查看更多林州市荣誉与相关排名>>

林州,河南省县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红旗渠精神发祥地,“四有书记”谷文昌的故乡。全市面积2046平方公里,人口116万,辖16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42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1747个自然村,1994年设市。

林州是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故乡。八百里太行把风光最秀美的一段留给了林州,林虑山被誉为“北雄风光最胜处”,太行大峡谷更是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长江三峡等共同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境内拥有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滑翔伞运动基地,有千古之谜猪叫石、三九严寒桃花开的桃花谷。同时,林州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境内目前仍存有赵南长城、东周贵族墓群、隆虑古城址等文化历史遗迹,是中原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三重文化交汇处。林州又是太行革命老区,八路军一二九师指挥部曾设在任村镇西坡村。经过20余年的精心打造,林州已成为了“有山有水有精神”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胜地,形成了以源远流长的儒、释、道历史文化为内涵,集野营观光、休闲养生、滑翔攀岩、绘画写生、科考探险、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旅游功能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国字号”旅游品牌达25个。集雄、奇、峻、美于一体的自然山水风光,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被韩国观光协会评为“韩国游客最喜欢的中国名山”。现在,以红旗渠为代表的红色教育游、以太行大峡谷为龙头的绿色生态游和以国际滑翔基地为主导的蓝天翱翔游,“红、绿、蓝”三色旅游交相辉映,令国内外游客近悦远来,流连忘返。

红旗渠精神是林州的立市之本、兴市之魂。林州的发展历程,以上世纪60年代修建红旗渠、80年代外出发展建筑业、90年代大办乡镇企业和市属工业、十八大以来加强生态建设为标志,经历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个阶段,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林州人的“创业四部曲”。近年来,面对新常态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林州市紧紧围绕生态建设这一核心,全力打造金融和科技两个引擎,持续强化创新、资本和互联网三种思维,确保了结构调整优化不减势、经济发展换挡不减速。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560亿元,增长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3亿元,增长10.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86元,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116.3亿元,增长3.4%。

历史沿革:

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

战国时先属韩国,后属赵国。

西汉初置隆虑县。

东汉延平元年(106)改名林虑县,属魏郡。

三国属朝歌郡。

晋属汲郡。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并入邺。

太和二十一年(497)复置。

东魏天平初析朝歌、林虑、共县3县地置临淇县。

大业末年废。

金贞祐三年(1215)置林州。

元太宗七年(1235)降为县。

宪宗二年复州。

至元二年(1265)复降为县。

四年复为州,属彰德路。

明洪武三年(1370)改称林县,属彰德府。

清因之。

1913年属豫北道。

1914年改称河北道。

1927年直属河南省。

1933年属河南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0年分置林北、林县2县。

1946年林北、林南2县合并,称林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第五分区。

1949年属平原省安阳专区。

1952年属河南省安阳专区。

1958年属新乡专区。

1962年复属安阳专区。

1969年属安阳地区。

1983年属安阳市。

1994年撤销林县,设立县级林州市,由安阳市代管。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