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墓

共 191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30

历史沿革

明天顺元年(1457年),于谦因“谋逆罪”在北京遭昏君冤杀。
明天顺三年(1459年),于谦之子因于谦冤案牵连仍在谪戍卫边,于是委托义兄于康将于谦的灵柩从北京扶归故乡,葬于三台山祖茔地。
明成化二年(1466年)八月,明宪宗在监察御史赵敔的建议下,下诏为于谦平反,并派官员南下祭祀于谦墓。
明弘治二年(1489年),明孝宗赐谥“肃愍”,并在于谦墓旁建旌功祠,设春秋二祭,形成祠墓合一的格局。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明世宗下诏重修于谦墓。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主持重修于谦墓。
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于谦墓。
1966年,于谦墓被毁。
1982年,重建于谦墓,将原七座坟茔改为一座,墓高2米,青砖环砌,重刻墓碑,上书“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墓前设祭桌、香炉。
1998年,为纪念于谦诞辰600周年,在墓道两侧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兽及牌坊,整治墓区环境,修复于谦祠。

建筑格局

于谦墓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00平方米,面对西湖。墓为石结构,呈马蹄形。墓道两侧分置石人、石马、石虎、石羊、石犬各一对,墓道前建石牌坊一座。周围以自然林为屏障,夹道翠柏林立,气势雄伟,保存良好。
于谦墓

文物遗存

于谦墓内今存明弘治年间《旌功祠碑记》、嘉靖二十年《旌功祠重修碑》等石碑。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主词条:
于谦像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祖籍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明朝大臣、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 。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明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后巡抚河南、山西。明宣德五年(1430年)又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明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明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相关诗词

于谦墓
明·《于少保墓》
少保祠堂俎豆新,当年定难忆斯人。
叩阍梁狱书犹在,象冢祁连诏未磷。
飞去五龙扶日月,御回八骏翊乾坤。
忠魂岳墓常邻近,千古伤心社稷臣。
清·孟良揆《于忠肃墓》
曾从青史吊孤忠,今见荒丘岳墓东。
冤血九原应化碧,阴磷千载自沉红。
有君已定还銮策,不杀难邀复辟功。
意欲岂殊三字狱,英雄遗恨总相同。
清·袁枚《谒岳王墓》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当代· 喻荣瑞《于谦墓》
西子湖边找墓田,残碑孤冢卧荒烟。
苏堤游客知多少,何故无人忆此贤。

文物保护

1963年,于谦墓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于谦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谦墓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于谦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开放时间

08:30—17:30

交通线路

西湖区内乘公交197路至于谦祠站下车,再沿三台山路走310米,右转走30米,即可到达于谦墓。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