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桥

联合创作 · 2023-07-21 05:06

钱塘江大桥又名钱江一桥,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境的一座跨钱塘江双层桁架梁桥,位于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钱塘江上,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

人文历史

历史发展

民国23年(1934年)08月08日,钱塘江大桥开始动工兴建;11月11日,钱塘江大桥举行开工典礼。

民国26年(1937年)08月14日,建设中的钱塘江大桥遭遇到侵华日军空袭;09月26日,铁路桥通车;11月17日,公路桥通车;12月23日,茅以升接到密令,对钱塘江大桥实施爆破,只留下残存的桥墩。

民国33年(1944年)10月,侵华日军修通铁路桥(公路桥未修复)。

民国36年(1947年)03月,钱塘江大桥临时通车。

民国37年(1948年)05月,在茅以升的主持下,钱塘江大桥成功被修复。

民国38年(1949年)05月03日,钱塘江大桥被往南撤退的国民党工兵部队炸毁了铁路桥的部分铁轨,但由于中共地下党的保护,桥梁的其它部分没有损坏。

1950年04月,钱塘江大桥临时修复。

1953年09月,钱塘江大桥六号墩修复,从此大桥全面修复完工。

1954年03月,钱塘江大桥恢复使用。

2000年,钱塘江大桥更换了公路桥的桥面板。

2006年,钱塘江大桥铁路桥面进行维护;05月25日,钱塘江大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08月,钱塘江大桥进行大修,主要修复正桥共有16孔的其中两孔。

主要景点

独立景点总述

钱塘江大桥是茅以升在20世纪30年代主持设计和建造的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现代化大桥。北起上城区二龙山东麓,南至滨江区浦沿街道联庄村上沙埠;全长1453米,公路桥宽9.14米,铁路桥宽4.88米;桥面上层为双向两车道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单线轨道铁路,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这座建成于抗日烽火之中的大桥,不仅在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而且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钱塘江大桥纪念馆

钱塘江大桥纪念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钱塘江大桥西北侧,由原上海铁路局建造,于1999年12月14日开馆,总建筑面积330平方米,共分为三个展厅,包括“建桥序曲”、“攻克难关”、“历经沧桑”、“养桥护桥”、“卓越成就”、“茅以升生平”六个篇章,纪念馆收藏有收藏有建桥、修桥等实物70多件,以及茅以升设计手稿、著作和使用过的办公生活用品40余件。

茅以升铜像

茅以升铜像位于钱塘江大桥北堍,该像为全身铜像,是为了怀念桥梁专家茅以升,同时也提醒着人们不忘钱塘江大桥的这一段惨痛的传奇历史。

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

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位于钱塘江大桥北岸,占地16亩,陈列馆面积800平方米,馆外广场1000平方米。广场上有9米高的蔡永祥烈士塑像。陈列馆于1968年11月开馆,全馆陈列蔡永祥烈士事迹,系统地介绍了蔡永祥烈士的苦难家史、成长过程和入伍后忠于职守、守护大桥,最后为抢救列车、保卫大桥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事迹。

桥梁设计

桥梁结构

钱塘江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为钢结构桁梁桥,分为分引桥和正桥两个部分。

上部结构:正桥为含铬合金钢简支桁架;引桥为钢拱,以炭钢制造的桁架式双铰系杆拱。北岸引桥西邻六和塔,北接虎跑山谷,引桥宏伟壮观。正桥两端各建桥头堡,桥头堡下作为桥下交通之用。

下部结构:正桥桥墩均系钢筋混凝土空心桥墩,以气压沉箱法下沉,自北起第1至第6号墩墩底在基岩上,第7至第15号墩墩底深入到冲刷线以下3-4米,置放在27-30米长的木桩上。木桩每墩160根,均深达岩层。桥的上层为双车道公路和人行道,以悬臂对称伸出钢梁,铺筑钢筋混凝土板而成。桥的下层为标准轨距单线铁路,每孔钢梁两侧设有避车台。

设计参数

钱塘江大桥全长1453米,宽9.1米,高7.1米,分引桥和正桥两个部分。正桥16孔,桥墩15座。上层公路桥,宽6.1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下层铁路桥长1322.1米,单线行车。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