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舟乡
地名由来:桃舟,古称“桃洲隘乡”,后改为桃舟--因地形而得名,桃舟旧街后有座小山,其状似桃;旧街前两条小溪的交汇处有个小岛,形如舟,故取名“桃舟”。别名桃洲隘乡。
2001~2002年,桃舟乡立足乡情、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工作主线,大力培育林竹、茶叶、养殖三大支柱产业,引导农民强化发展观念、市场观念、法制观念、创新观念和诚信观念,抓好党建创先、计划生育、依法治乡、科教兴农和社会稳定五项工作。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002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80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508万元;新办企业5家,新增注册资金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80元;乡级负债减少20万元;完成植树造林2460亩,建设丰产林竹基地3200亩,垦复低产毛竹3700亩,全乡木材蓄积量13.5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250万根,“绿色银行工程”建设取得较大成效;拆除旧房17座1960平方米,新建房屋21座2190平方米,铺设自来水管道5.2公里,村道硬化2.2公里,资金总投入212.4万元;全乡2002年底总人口11793人,两年出生273人,实际增加60人,自然增长率8.52‰;增加对教育投入,新建校舍2042平方米。2001年,桃舟乡被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教育‘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安溪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信访“三无乡镇”,被安溪县人民政府、县人武部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被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达新村梯仔岭东南坡被确定为晋江源头】
福建省第三大河流、泉州“母亲河”——晋江,经泉州市水利局委托福建省水利规划院进行考察论证,采用“河源唯远”的定源原则,形成了考察报告。2002年5月8日,福建省晋江源考察报告审查委员会正式认定:晋江正源位于戴云山脉东麓的晋江西溪上游的安溪县桃舟乡达新村梯仔岭东南坡。全长182公里,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
【茶文章谱出好篇章】
2001~2002年,桃舟乡的茶叶生产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乡新增茶园750亩,改植换种300亩,建设绿色茶叶基地100亩。狠抓茶叶制作技术培训、农残降解、工艺改进等工作,并于2002年10月24日成功举办桃舟首届秋季茶王赛,12月4日召开茶叶生产发展促进会,评选全乡“十大制茶能手”和“十大种茶大户”,从而激发了全乡茶农种好茶、制好茶的生产热情, 桃舟乡的茶叶的质量和知名度大幅提高。
历史沿革:
宋朝时期,属金田乡感德里;明、清时期,属感德里;民国时期,属长坑区、第三区、第二区、长康区、潘桃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长康区、第五区、十三区、感德区、长坑区;1958年10月,属感德公社;1961年8月,属感德区;1965年4月属感德公社;1984年4月,属感德乡;1987年6月,从感德乡拆出成立桃舟乡,首次成为乡级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