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浠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浠水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浠水调查队
2017年,浠水县紧紧围绕“一心三区”、“六大攻坚战”战略部署,紧扣“八大计划”、“十大工程”战略举措,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定信心,克难攻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培育新经济和新动能,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稳中渐进,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6.34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1.65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1.65亿元,同比增长9.8%。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8.8:34.4:36.8变为27.7:34.1:38.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7%、9.4%、9.1%、13.6%、13.3%、18.9%和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210元。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8%,工业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服务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2%,其中:食品烟酒价格指数下降1%,衣着指数上涨2.3%,居住价格指数上涨5%,生活用品及服务指数上涨2.7%,交通和通信指数上涨0.5%,教育文化和娱乐指数上涨4.5%,医疗保健指数上涨0.6%,其它用品和服务指数上涨0.8%。
全县市场主体存量57597户。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8348户,个体工商户48307户,农村专业合作社942家。当年新增市场主体5234户,其中企业861家、个体工商户418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89家。注册资金总额237.2亿元,其中企业注册资金177.8亿元。全县当年新增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三品一标”4个、湖北名牌2个。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4.35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41.57亿元,林业产值0.93亿元、畜牧业产值46亿元、渔业产值14.86亿元、农业服务业实现产值0.99亿元。
全县流转土地面积23.91万亩,家庭农场109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1.27万亩,比上年减少1.09万亩;棉花播种面积13.05万亩,比上年增加3.52万亩;油料播种面积54.92万亩,比上年增加1.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45.29万吨,比上年增加0.22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88万吨,比上年减少0.02万吨;秋粮产量43.41万吨,比上年增加0.24万吨,其中:稻谷产量39.62万吨,比上年减少3.55万吨。全年棉花产量0.77万吨,比上年增加0.08万吨。全年油料产量8.56万吨,比上年增加0.67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6.62万吨,比上年增加0.57万吨。
全县当年造林面积3.95万亩,四旁零星植树520万株,幼林抚育面积12.7万亩,苗木产量1994万株。
全县牲猪规模养殖户116家,家禽规模养殖户131家。全县牲猪出栏80.62万头,同比增长0.6%;家禽出笼932.6万只,同比下降5.8%。年末牲猪存栏77.36万头,家禽存笼1645万只。
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7.76万亩,水产品产量8.01万吨,比上年减少1.43万吨,其中:淡水养殖产量7.33万吨,比上年减少1.04万吨。
全县年末耕地总资源70.79万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68.25万亩。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5.72 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65.97万亩,全县大中型水库67口,其中大型水库1口,池塘35889口。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67.6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7.13 亿元,同比增长8.2%。
规上工业总产值中,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实现产值0.3亿元,集体企业实现产值0.7亿元,股份合作企业实现产值4.4亿元,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143.2亿元,其它企业实现产值19亿元。
按行业性质分: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41.0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4.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产值50.4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1 %;非金属矿物采选业实现产值26.1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5.6%;化学原料及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品业分别实现产值9亿元、3.49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2.1%。
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9家,从业人员0.89万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7.31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8.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5.8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265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62个,亿元以上项目50个,当年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99.7亿元。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2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4.83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5.64亿元,分别占全县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6%、62.5%、27.9%;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3.78亿元,占全县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2%。高技术产业投资达到17.84亿元,占全县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8.9%。
全县当年完成民间投资171.04亿元,占全县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5.6 %,其中用于工业方面的投资123.78亿元,占民间投资总额的62%。
全县当年项目改建及技术改造施工项目26个,其中本年投产项目22个,完成项目改建及技术改造投资10.1亿元,其中用于工业方面的投资5.23亿元,占项目改建及技术改造投资总额的51.8%。
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6.46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仓储业投资6.49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69亿元;水利设施投资3.02 亿元;电力设施投资4.7亿元,分别占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24.5%、32.8%、11.4%、17.8%。
房地产开发全年完成投资14.07亿元,其中住宅投资11.21亿元,占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9.7%。商品房施工面积188.8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18.8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8.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4.47亿元。
五、商贸、外经和旅游
全县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村淘宝服务站73家,全县限额以上商贸、住宿餐饮业单位个数87家,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88亿元,同比增长11.4%。
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5153万美元,同比增长25%。
全县创建2A级景区3家、4A级景区1家。三角山4A整改快速推进,夏铺万顺火龙果基地、仙马寨生态农业观光园、梓木蕲艾生态观光园、湖北小草油茶产业园等一批农旅融合项目快速发展,带动效应明显。全年接待游客人数2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9亿元。
六、交通、邮电和能源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82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967公里,高速公路过境118公里,行政村公路通村比重达到100%,长江过境水道40.6公里,桥梁558座。全县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43260辆,其中私人汽车38501辆;机动船205艘,其中:货轮195艘。
全县邮政支局19处,从事快递的网点19个,从事快递人数81人,邮路59条,总长度503公里。全县固定电话用户9.7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8.04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4.43万户。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93.35万吨标准煤。全县用电总量11.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6%,其中工业用电量6.3亿千瓦时,占全县用电总量56.3%,同比下降8.3%。单位GDP能耗降低率-8.15%。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13.8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9.88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中,国税部门完成6.04亿元、地税部门完成3.85亿元、财政部门完成3.93亿元。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5.89亿元,占比6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国税收入2.88亿元,地税收入3.01亿元,非税收入3.93亿元,分别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9.3%、30.7%、40%。全县实现基金收入28.98亿元,其中社保基金5.55亿元。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3.18亿元,其中:教育支出9.7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8亿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91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5.46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36亿元、节能环保支出2.13亿元、住房保障支出1.42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36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4亿元。
推进金融支持县域发展。实施大别山金融工程,引进武汉农商行挂牌运营,各类金融机构发展到37家,商业银行网点71个。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353.70亿元,比年初增加45.03亿元,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259.17亿元,比年初增加25.6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3.43亿元,比年初增加16.73亿元,其中住户贷款51.86亿元,比年初增加10.32亿元。全县金融机构贷存比为32.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保险机构网点44个,保费余额8.88亿元,其中寿险7.33亿元、财险1.55亿元。当年赔付支出2.33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拥有各类学校129所,其中小学90所,普通中学37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幼儿园118所。全县在校学生数92374人,其中小学53029人,普通中学34914人,中等职业学校4320人,特教学校111人;幼儿园及学前班24704人。全县共有专任教师5771人,其中小学2851人,普通中学2587人,中等职业学校304人,特教学校29人。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5%,初中毕业生当年达到6652人,高中毕业生5467人,考入各类高校人数5331人。高中阶段男生占比56%,女生为44%。
新建创业孵化基地2个、人才公寓100套,大学生实习实训到岗2053人,聘请科技副总12名,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家,完成发明专利申请147件,转化科技成果12个,认定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5家,市级“校企合作平台”5家。天雄科技、晨科农牧分别被认定为全省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和培育企业。全县高技术及生产高新产品的企业51家,其中高技术企业11 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54个贫困村文化广场建设,举办“三下乡”活动600余场次。全县文化文物行政事业单位22家,其中文化单位20家,文物单位2家,社区及村级文化活动室661个,农家书屋649个。“四馆一站”免费接待观众46.77万人次,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31.08万册(件),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148个,其中省级5个、市级9个、县级134个。
积极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二次补偿政策,累计建成156个“五化”村卫生室,公共卫生和计生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全县拥有医院4家,卫生院26家,妇幼保健院1所,疾病预防控治中心1所。卫生机构床位数4090张,其中医院1970张,卫生院2120张。全县拥有卫生工作人员3354人,卫生技术人员314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70人,注册护士1318人。
全县主办全民健身活动13次,参加综合运动会1次,参加单项比赛11次。在省青少年体育比赛中,获银牌1枚,获铜牌1枚;在市青少年体育比赛中,夺得金牌9枚,银牌18枚,铜牌20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总户数34.42万户,户籍人口100.96万人。户籍人口中,按性别分:男性53.51万人,女性47.45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2.8:100。全年出生人口1.4万人,死亡人口0.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0.9:100;本年度迁入人口0.2万人,迁出人口0.95万人。从人口年龄构成看,0至17岁人口有19.05万人,18至34岁人口25.76万人,35至59岁人口37.87万人,60周岁以上人口18.28万人。60岁以上人口中,城镇有2.82万人,农村有15.46 万人。
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20元,同比增长8.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2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22元,同比增长8.7%,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6:1。
全县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3150元,同比增长8.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38元,同比增长8.7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285 元,同比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8.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3.7平方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5.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7.8%。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
开展“万人帮扶、千人驻村”脱贫攻坚行动,为7.8万贫困人口购买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13个重点贫困村、12010名贫困人口如期出列脱贫。扎实推进村组畅通工程,投资5.3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13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580公里,改造危桥5座。城乡低保标准、特困对象供养标准不断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足额发放,县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体工程竣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13621人饮水安全问题。当年建设公租房543套,改造农村危房955户;归集住房公积金2.89亿元,发放公积金贷款2.23亿元。新改扩建福利院16家,新增床位1000张。全县五保供养人数7475人,社会福利收养单位数28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数3448张。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961人,其中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594人。
全县参加城乡养老保险人口64.18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口86.56万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84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28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6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8%以内。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推进城镇建设。以“五城同创”为抓手,积极争创省级园林城,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23亿元的浠水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启动。月湖公园、市民之家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全面推进,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全县常住人口88.2万人,城镇化率40.88%,县城区域规划面积25.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2.4万人,城区公共汽车运营车辆数92辆,出租车299辆。城镇生活垃圾中转站5个,处理场1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9%,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5.8%,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291天,地表水达标率达到100%。全年平均气温17.7摄氏度,降水量1867.9毫米。
开展城区专项整治行动,拆除违法建筑1.4万平方米;投资3000万元,新增一批环卫机械设备和设施;新建城市公厕8座,改造平交路口3处,启动了集贸市场、停车场等城市“五难”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建设。全面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雷霆行动”2017年度十大整治工程全面完成。群众关注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超额完成市下达整改任务,率先通过市专家组验收。落实河湖库长制,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福瑞德化工提前压库,全面停产。持续开展“绿满浠水”行动,完成宜林荒山绿化6.5万亩。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均为现价,增长速度则按可比价格计算。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浠水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浠水调查队2017年,浠水县紧紧围绕“一心三区”、“六大攻坚战”战略部署,紧扣“八大计划”、“十大工程”战略举措,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定信心,克难攻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培育新经济和新动能,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稳中渐进,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一、综合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6.34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1.65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1.65亿元,同比增长9.8%。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8.8:34.4:36.8变为27.7:34.1:38.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7%、9.4%、9.1%、13.6%、13.3%、18.9%和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210元。 | RAG-ES | 2024-09-12 |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8%,工业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服务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2%,其中:食品烟酒价格指数下降1%,衣着指数上涨2.3%,居住价格指数上涨5%,生活用品及服务指数上涨2.7%,交通和通信指数上涨0.5%,教育文化和娱乐指数上涨4.5%,医疗保健指数上涨0.6%,其它用品和服务指数上涨0.8%。全县市场主体存量57597户。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8348户,个体工商户48307户,农村专业合作社942家。当年新增市场主体5234户,其中企业861家、个体工商户418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89家。注册资金总额237.2亿元,其中企业注册资金177.8亿元。全县当年新增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三品一标”4个、湖北名牌2个。二、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4.35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41.57亿元,林业产值0.93亿元、畜牧业产值46亿元、渔业产值14.86亿元、农业服务业实现产值0.99亿元。 | RAG-ES | 2024-09-12 |
全县流转土地面积23.91万亩,家庭农场109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1.27万亩,比上年减少1.09万亩;棉花播种面积13.05万亩,比上年增加3.52万亩;油料播种面积54.92万亩,比上年增加1.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45.29万吨,比上年增加0.22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88万吨,比上年减少0.02万吨;秋粮产量43.41万吨,比上年增加0.24万吨,其中:稻谷产量39.62万吨,比上年减少3.55万吨。全年棉花产量0.77万吨,比上年增加0.08万吨。全年油料产量8.56万吨,比上年增加0.67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6.62万吨,比上年增加0.57万吨。全县当年造林面积3.95万亩,四旁零星植树520万株,幼林抚育面积12.7万亩,苗木产量1994万株。全县牲猪规模养殖户116家,家禽规模养殖户131家。全县牲猪出栏80.62万头,同比增长0.6%;家禽出笼932.6万只,同比下降5.8%。年末牲猪存栏77.36万头,家禽存笼1645万只。 | RAG-ES | 2024-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