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天演博物馆
共 901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5-30 15:55
历史沿革
一号馆:恐龙世界展区
崇州天演博物馆于2016年5月2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正式成立,全馆面积23800㎡,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自然资源部东北亚生物演化重点实验室化石保护与研究中心、省市及科普基地、中小学科学实践基地,是成都市唯一一家以地质古生物为主的非国有自然科学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单位、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单位、四川省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会员单位、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副会长单位。
建筑布局
博物馆分为一号馆和二号馆,采用仓储式展览陈列形式,其中一号馆分为一层:地质岩矿、关岭生物群、哺乳动物、恐龙世界;二层:生命演化史、人类进化史共六大展区。二号馆:科研成果展、世界之最展、宝石岩矿展、天演研学空间等功能区。
二号馆:世界之最展厅
展出内容
现馆藏标本近五万件,时间跨度26亿年,标本科目属种序列齐全,仅恐龙就有70余种,更有震撼世人世界最大恐龙长达39.8m的天演马门溪龙化石(待定名)、面积达到105㎡的世界最大创孔海百合化石、长达2.1米的缅甸陆龟化石、长达12m的关岭双鱼龙化石等。
步入天演博物馆展厅,一切生命的奥秘似乎都以别样的形态呈现出来。馆内除展示各种地层构造的标本及全球最大的海百合化石-关岭创孔海百合、幻龙化石等藏品之外,还收藏有猛犸象、大唇犀、铲齿象等珍稀动物的化石标本,还展示有全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拥有从寒武纪一直到人类出现以来的各种生物化石。
展品主要有古生物化石、岩石和矿物标本,以及现生动植物标本。
机构职能
天演博物馆主要从事地质、古生物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普及教育、保护修复、展览展示和文创开发等工作。
获得荣誉
2020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宣传活动
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四川省地矿局与四川天演博物馆联合举行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动,宣讲地灾自救互救方法、发放地球日宣传资料,并为群众介绍最新完成的四川省地震构造图、地灾隐患点分布图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