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峰万寿宫
共 1009字,需浏览 3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董峰万寿宫始建。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万寿宫再次重修。此后明、清历代,均有修缮。
1988年至1989年,高平市文物局主持对三教殿、圣姑殿进行维修。
董峰万寿宫
建筑格局
董峰万寿宫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85平方米,二进院落,现存的三教殿、圣姑殿为元代建筑,其余皆为清代建筑。沿中轴线上建有山门、三教殿、倒座戏台、玉宇石亭、圣姑殿。
主要建筑
三教殿
三教殿是董峰万寿宫内的主要建筑,位于山门与圣姑殿之间。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呈正方形,单檐歇山顶九脊式,简板布瓦,琉璃脊饰,出檐深远。周檐石柱抹角,结构沿袭宋制。殿内东西墙上遗存部分壁画,内容为诸仙女的形象及活动,面部丰润,衣饰富丽,线条刚劲有力,犹如永乐宫壁画,为建殿时原作。
圣姑殿
圣姑殿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柱头斗拱五铺作双昂,清代在殿前檐及两山续建围廊。明间特宽,用大额枋及绰幕枋承托,殿中木雕神龛,塑马仙姑卧像一躯,头东足西,合目而睡,姿态慈祥,比例匀称,可与晋祠塑像媲美。
文物遗存
文物价值
董峰万寿宫内保存有很多的碑刻和壁画,为元代立国前期当地民间民俗信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与素材。
历史文化
得名由来
相传元代有一位仙姑,姓马,原籍河北永年,寻访到这里笃意修仙,并在当地为百姓治病疗疾,受到了当地人的爱戴与尊敬。后来马仙姑正襟而死,而大家却常见其“星冠霞帔、步虚往来”,当地人感其恩惠,弟子吴之显趁机倡议建庙祭祀。马仙姑去世后第四年即蒙古太宗十二年(1240年),吴之显牵头创建了仙姑殿。
保护措施
2004年6月10日,董峰万寿宫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董峰万寿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董峰万寿宫位于山西省原村乡上董峰村。
交通信息
自驾:从高平市出发,沿S227省道1.4千米,转入S331省道行驶3千米,即到达原村乡上董峰村董峰万寿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