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

联合创作 · 2023-07-26 00:01

地名由来:因县境地处黄竹岭(一称黄竹山)故名。黄竹山,因为山上的竹叶呈黄色,故名。

2022年12月,竹山县被公布为2022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2022年3月,竹山县被确定为2021年湖北省茶叶主产区。

2021年6月,竹山县被授予“第一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称号。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竹山县人口数量为34.61万人,位列十堰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位,位列湖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6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558位。

2020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竹山县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办公布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竹山县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竹山县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查看更多竹山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竹山县位于湖北省西北秦巴山区腹地,十堰市西南。东邻房县,北界郧县,西北邻陕西省白河县,西交竹溪县、陕西旬阳县,南接神架林区、重庆市巫溪县。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竹山县地跨东经109°32—110°25’、北纬31°30’—32°37’之间。县境东西最大横距81.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23.5公里。

竹山县,古称“上庸县”,隶属湖北省十堰市。位于湖北西北秦巴山区腹地。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东邻房县,北界郧县,西北邻陕西省白河县,西交竹溪县、陕西旬阳县,南接神农架林区、重庆市巫溪县。西魏废帝元钦因境内茂林修竹、山清水秀而改称“竹山”。县城东北距十堰市城区158公里,东南距武汉市638公里。面积3587.8平方公里,山地占总面积80%以上。辖9镇8乡279个村,2016年人口51万人,有汉族、回族、壮族、蒙古族、满族等8个民族。

截至2010年底,竹山县辖9个镇、8个乡,共有19个居委会、279个村委会。总人口417081人,有汉、回、壮、蒙、满等8个民族。辖9镇8乡个村,

历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庸地复置上庸县,改隶汉中郡,属梁州。

西魏废帝元年(552),改安城为竹山。

北周时,改上庸县为孔阳县。

文帝开皇十八年(598),改孔阳县为上庸县,改罗州为房州,领上庸、竹山、光迁、永清4县。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改房州为房陵郡,治竹山。

唐初沿隋制。

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废迁州,置房州,治竹山,领房陵、竹山、永清、上庸4县,属山南东道。

玄宗天宝元年(742),改房州为房陵郡。

肃宗乾元元年(758),复房州,竹山属之。

五代时,上庸、竹山仍属房州。

宋初沿旧制。

北宋太宗雍熙三年(986),省上庸入竹山,仍隶房州。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置金、均、房州镇抚使,属利州路。

宗绍兴五年(1135),隶襄阳路。

绍兴七年(1137),改隶京西南路。

绍兴十年(1141),置金、房、达、开安抚使,改属利州路,房州领房县、竹山2县。

元沿宋制。

顺帝至正二年(1342),省房陵入房州,竹山仍隶房州,属襄阳路。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改襄阳为府,领竹山、房县、上津、郧县等县。

明洪武七年(1374),省竹山入房县,属湖广布政使司襄阳府。

洪武十三年(1380),复置竹山县,仍属襄阳府。

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设郧阳府,竹山属之,同时割竹山县西尹店社置竹溪县。

清沿明制。

圣祖康熙三年(1664),郧阳府属湖北布政使司,领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保康6县。

宣宗道光元年(1821),割竹山、竹溪、房县之南乡置白河厅(柳林白河口)。

穆宗同治三年(1864)裁白河厅,复原制。

1928年全县始设区、乡建置,全县设10个区,180个乡。

1932年,实行保甲制度,全县下设9个区,107年联保,401个保,3957个甲。

1934年—1937年,全县并区,由9个区并为4个区。

1941年,裁区建乡,由4个区并为2个区,区公所分设保丰、官渡街。

24个联保改为1个镇17个乡。

县政府直辖城关镇、田家乡等7乡(镇);保丰区辖麻家渡等8乡;官渡区辖峪口乡等3乡。

1947年4,全县分设1个镇、8个区、11个乡,下辖224个保。

1949年1月,竹山县城解放,隶属陕西省两郧专区。

2月,组建东(文峰)、南(田家)、西(溢水)、北(沧浪)、中(城关)5个区,区下行政区划沿旧制。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废除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实行区、乡、村建制。

全县共设8个区,1个办事处。

即城关区、溢水区、保丰区、永胜区、沧浪区、文峰区、田家区、官渡区、柳林办事处(1950年6月改为区)。

下辖197个乡,224个村。

1950年3月27日政务院批准,竹山县改属湖北省郧阳专区。

1952年,撤销郧阳专区,竹山县划归襄阳专区。

1952年9月,全县改为1镇12区,区以序数命名。

即城关镇、一区(城郊)、二区(溢水)、三区(保丰)、四区(擂鼓)、五区(大庙)、六区(永胜)、七区(茅塔)、八区(沧浪)、九区(文峰)、十区(田家)、十一区(官渡)、十二区(柳林)。

区下设197个乡,3个区辖小镇。

1956年1月,改序数区为地名区。

同年5月,全县由1镇12区合并为9个区,乡建置由个改建为93个,另设2个乡级镇。

1958年11月,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全县由1镇9区改为12个人民公社,辖94年管理区,930个生产队,3483个生产小队。

1961年4月,恢复区建制,12个人民公社改为1镇11区,即城关镇和城郊、溢水、保丰、秦古、得胜、茅塔、沧浪、文峰、官渡、田家、柳林区,下辖95个人民公社,5个街道居委会,608个生产大队,2887个生产队。

1965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恢复郧阳专区,竹山县隶属郧阳专区。

1966—1967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兴起,大搞破“四旧”、立“四新”,凡带有“旧事物”性质的名称,都在破除之列,全县有5个区更名。

为了方便工作,1968年开始,先后将更改的区社名称恢复原名。

1970年,郧阳专区更名为郧阳地区,竹山县隶属郧阳地区。

1975年撤区并社时,将原来的区、镇组成24个社、1镇1矿,社为:潘口、溢水、太平、永红、黄栗、保丰、擂鼓、秦古、竹坪、大庙、得胜、三台、茅塔、双台、楼台、沧浪、文峰、深河、田家、略口、官渡、蒲溪、柳林、洪坪。

镇为:城关。

矿为:文峪硫铁矿。

1980年3月撤销文峪硫铁矿。

1980年将太平、永红两个公社分别更名为麻家渡公社、牌楼公社。

1981年2月将浦溪公社与官渡公社合并。

1984年6月,撤社建区,恢复乡政权。

全县设11个区(城郊、溢水、擂鼓、秦古、得胜、茅塔、沧浪、文峰、田家、官渡、柳林),2个县辖镇(城关、保丰),7个区辖镇(溢水、麻家渡、擂鼓、秦古、得胜铺、田家坝、官渡),85个乡(小漩、芦苇、青竹、霍山、三台、田湾、潘口、东川、金壶、松树、白龙、双桂、茶园、墩梓、牌楼、龙兴、双河、黄栗、红卫、双丰、新茶、护驾、鼓锣、红岩、桂花、水田、大溪、独山、尖山、武家、宽坪、竹坪、店坪、龙凤、金花、桂坪、大庙、全胜、花竹、庙垭、文峪、八道、复兴、桃园、花园、吉阳、水坪、茅塔、罗家、左吉、双台、楼台、挡鱼、兴旺、官坪、公安、治安、傅家、东钦、太河、长坪、天坪、茅坝、深河、两道、花栎、两河、金银、九华、峪口、吉鱼、三吉、新街、梁家、自然、百里、莆溪、大坪、白河、龙潭、公祖、屏峰、洪坪、民主、墨池)。

全县有484个村,7个居民委员会,3288个生产队。

1987年9月,撤区并乡,撤销区(镇)建制,将小乡(镇)合并为大乡(镇)。

全县划分为15个乡(潘口、竹坪、牌楼、黄栗、大庙、双台三台、沧浪、楼台、文峰、峪口、梁家、深河、柳林、洪坪),10个镇(城关、溢水、麻家渡、宝丰、擂鼓、秦古、得胜、茅塔、田家坝、官渡)。

下辖16个居民委员会,63个居民小组,501个村,3273个村民小组。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省郧阳地区、十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批复》国函〔1994〕98号,撤销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实行地、市合并,将原郧阳地区的竹山县划归十堰市管辖。

2001年4月,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时,撤销牌楼乡并麻家渡镇,撤销黄栗乡并宝丰镇,撤销峪口乡并上庸镇,撤销梁家乡并官渡镇,撤销茅塔镇并双台乡,撤销三台乡并潘口乡,撤销洪坪乡并柳林乡,撤销沧浪乡并楼台乡。

全县25个乡(镇)合并为9镇(城关、溢水、麻家渡、宝丰、擂古、秦古、得胜、上庸、官渡)、8乡(潘口、竹坪、大庙、双台、楼台、文峰、深河、柳林),下辖256个村(居)民委员会,1470个村民小组。

2009年12月,将田家坝镇更名为上庸镇。

截止2014年末全县下辖243个村(居)民委员会。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