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何謂歷史? : 開創性的歷
注定會成為今日歷史系學生的必讀參考書。──亨特(Tristram Hunt)
《今日,何謂歷史?》這書名帶有一個重要卻少人注意到的弦外之音。本書各撰文者會樂於參與本書的寫作,多少是因為它的書名多了「今日」兩個字,讓整個問題變得截然不同。這兩個字暗示著,只要在一轉瞬之間,歷史這學科的內容也許就會變得截然不同。換言之,「今日,何謂歷史?」這問題承認歷史學的本質是流動的。
本書各章探討了許多歷史研究部門今貌,涵蓋甚廣但並未網羅窮盡。它們原是學術會議論文。目的是慶祝卡爾(E. H. Carr)經久不衰而孕育力強的名著《何謂歷史?》(What is History?)出版四十週年。
很多歷史發展都會在本書各章被提到和加以分析。今天,即使是社會史最積極的擁護者,也不會再像六O和七O年代時候那樣信心滿滿,認定社會史無所不包。代之以,他們沈潛了下來,接受了一個更穩健...
注定會成為今日歷史系學生的必讀參考書。──亨特(Tristram Hunt)
《今日,何謂歷史?》這書名帶有一個重要卻少人注意到的弦外之音。本書各撰文者會樂於參與本書的寫作,多少是因為它的書名多了「今日」兩個字,讓整個問題變得截然不同。這兩個字暗示著,只要在一轉瞬之間,歷史這學科的內容也許就會變得截然不同。換言之,「今日,何謂歷史?」這問題承認歷史學的本質是流動的。
本書各章探討了許多歷史研究部門今貌,涵蓋甚廣但並未網羅窮盡。它們原是學術會議論文。目的是慶祝卡爾(E. H. Carr)經久不衰而孕育力強的名著《何謂歷史?》(What is History?)出版四十週年。
很多歷史發展都會在本書各章被提到和加以分析。今天,即使是社會史最積極的擁護者,也不會再像六O和七O年代時候那樣信心滿滿,認定社會史無所不包。代之以,他們沈潛了下來,接受了一個更穩健、更現實和更有用的日程表︰不再追求研究社會整體的歷史,轉而視之為研究社會不同方面的歷史,透過擴大研究範圍和吸納鄰近學門新近的許多變化。
在今天許多人看來,近二十年最重要的發展,卻是婦女史與性別史的崛起︰它們因為認識到性別不只是歷史理解與分析的有用範疇,還是必要範疇,遂使得世界一半人口的生活和經驗得以被重新開啟。
今天,許多最頂尖的歷史學家都主張,從解釋走向理解、從原因走向意義,讓我們對歷史的理解變得細緻多了。無疑,不同歷史學門的大批好作品都足以為此說提供佐證。然而,它大概又不是全對的,因為正如卡爾一再強調,歷史學家既推動了歷史過程,又受其束縛。每一代歷史學家都自稱找到打開歷史祕密的新鑰匙——我們這一代亦不例外,而下場說不定也是一樣。這是因為,我們的主張還沒有經歷過時間的考驗。二十年之後,說不定歷史學家的關心會變得非常不同,而且會莞爾於我們這一代怎麼會自信滿滿,深信揭示歷史的「意義」乃是歷史研究的核心任務。
大衛‧康納汀(David Cannadine)
倫敦大學歷史研究中心所長,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歷史講座教授。著作眾多,包括《過去的歡愉》(The Pleasures of the Past)、《我們時代的歷史》(History in our Time)、《階級在英國的興起與沒落》(The Rise and Fall of Class in Britain)和《裝飾主義:英國人怎樣看他們的帝國》(Ornamentalism: How the British Saw their Empire)等。他也是歷史刊物《歷史研究》(Historical Research)和《歷史論評》(Reviews in History)的主編。
理查‧埃文斯(Richard J. Evans)
劍橋大學現代史教授,岡維爾暨凱厄斯學院(Gonville and Caius C...
大衛‧康納汀(David Cannadine)
倫敦大學歷史研究中心所長,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歷史講座教授。著作眾多,包括《過去的歡愉》(The Pleasures of the Past)、《我們時代的歷史》(History in our Time)、《階級在英國的興起與沒落》(The Rise and Fall of Class in Britain)和《裝飾主義:英國人怎樣看他們的帝國》(Ornamentalism: How the British Saw their Empire)等。他也是歷史刊物《歷史研究》(Historical Research)和《歷史論評》(Reviews in History)的主編。
理查‧埃文斯(Richard J. Evans)
劍橋大學現代史教授,岡維爾暨凱厄斯學院(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院士。著有十部作品,包括《為歷史辯護》(In Defence of History)和最近期的《說希特勒謊話》(Telling Lies about Hitler),後者研究的歐文訴訟案(Irving Trial)。
保羅‧卡特里奇(Paul Cartledge)
劍橋大學現代史教授,克萊爾學院(Clare College)院士。寫過三本談斯巴達和一本談阿里斯多芬尼(Aristophanes)的書,編過三本論希臘和雅典史學的論文集。最近期的作品為《希臘人》(The Greeks)、《德謨克利特和原子論者的政治》(Democritus and Atomistic Politics)、《希臘人:文明的考驗》(The Greeks: Crucible of Civilization)。他是《劍橋插圖古希臘史》(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Ancient Greece)的主編,「古代史主調」(Key Themes in Ancient History)叢書和「古典界/面」叢書(Classical Inter/Faces)副主編。
安娜貝爾.布雷特(Annabel Brett)
劍橋大學岡維爾暨凱厄斯學院院士,著有《自由、權利與自然》(Liberty, Right and Nature)等,編有《皇帝與教皇的權力》(On the Power of Emperors and Popes)等。
琳達.科利(Linda Colley)
倫敦政經學院歷史系教授。曾任教於耶魯大學與芝加哥大學。在她許多著作中,暢銷的《不列顛人:熔鑄一個國家—一七O七至一八三七》(Britons: Forging a Nation, 1707-1837)贏得過沃爾森史學獎(Wolfson Prize)。
蘇珊.佩德森(Susan Pedersen)
哈佛大學歷史教授。著有《家庭政策與福利國家的起源:英國與法國(一九一四至四五)》(Family Polic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Welfare State: Britain and France, 1914-45)等,曾與曼德勒(Peter Mandler)合編《維多利亞時代人之後:現代英國的私人意識與公共義務》(After the Victorians: Private Conscience and Public Duty in Modern Britain)。
歐文‧赫夫頓(Olwen Hufton)
牛津大學利佛休姆(Leverhulme)研究教授,莫頓學院(Merton College)院士,英國學會(British Academy)和皇家歷史學會(Royal Historical Society)會士。作品包括《歐洲:特權與抗議(一七三O至一七八九)》(Europe: Privilege and Protest 1730-1789)、《法國大革命期間的女性與公民權界限》(Women and the Limits of Citizenship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她的前景:西歐婦女史,第一部(一五OO至一八OO)》(The Prospect Before Her: A History of Women in Western Europe, I: 1500-1800)。
米麗‧魯賓(Miri Rubin)
倫敦大學瑪莉皇后學院(Queen Mary)歐洲史教授及研究主任。曾在劍橋、普林斯頓和牛津執講席。著有《基督聖體節:中世紀晚期文化中的聖餐禮》(Corpus Christi: The Eucharist in Late Medieval Culture)、《異教徒故事》(Gentile Tales)等,編有《架構中世紀的身體》(Framing Medieval Bodies)。她正在撰寫《企鵝版新英國史》(The New Penguin History of Britain)的中世紀晚期卷。
愛麗絲.凱斯勒—哈理斯(Alice Kessler-Harris)
哥倫比亞大學歷史教授。婦女勞工史方面的著作眾多,最近期的一本為《追求平等:性別怎樣形塑美國的經濟公民權》(In Pursuit of Equity: How Gender Shaped American Economic Citizenship)。曾與人合編《保護女性:歐洲、澳洲和美國的勞工立法(一八八O至一九二O)》(Protecting Women: Labor Legislation in Europe,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State, 1880-1920)和《作為婦女史的美國史》(U. S. History as Woman’s History)。
菲力‧費爾南德斯—阿梅斯托(Felipe Fernández-Armesto)
倫敦大學瑪莉皇后學院歷史教授。著作眾多,包括《文明:文化、野心與大自然的轉化》(Civilization: Culture, Ambi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ure)、《千禧年:過去一千年的歷史》(Millennium: A History of the last Thousand Years)和《真理:一部為困惑者而寫的歷史與指南》(Truth: A History and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