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堡镇
地名由来:丹堡镇有丹堡河流经境内而得名;因地处丹堡河下游,曾名“下丹堡”,后改为“丹堡”。
丹堡乡,位于文县东南,丹堡河下游。东邻横丹乡,南接刘家坪乡,西依上丹乡,北靠尚德乡。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2公里,地域面积12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4%,在全县25个乡镇中名列倒数第三。乡政府驻地丹堡村,距县城20公里,海拔940米。
丹堡乡,辖10个行政村(纸房、丹堡、杨杜沟、郭尹坝、吕家坪、梁家坪、岔沟、蒲池、前山、丰元坡),32个合作社,49个自然村,1441户,5558人(内有藏族345人),劳动力3059个。其中有4个行政村(纸房、丹堡、杨杜沟、郭尹坝)地处丹堡河两岸,6个行政村(吕家坪、梁家坪、岔沟、蒲池、前山、丰元坡)坐落在高半山。耕地面积8997亩,其中水田963亩,水浇地2041亩,旱地5993亩,梯田2232亩,经济林果园1650亩,蔬菜面积590亩,纹党690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61亩。2001年,全乡经济总收入592万元,多种经营收入297万元,粮食产量132万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242公斤,人均纯收入618元。
丹堡乡,地处丹堡河下游,曾名“下丹堡”,后改为“丹堡”。境内地形呈多样性,川坝、坪台、高山、沟壑皆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利资源丰富。山清水秀,林茂竹翠,四季长青的丹堡河滋润着两岸的千顷良田,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洋芋等粮食作物,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尤其当地盛产的大米,以香甜油润著称,历史上曾为贡品。经济作物主要有纹党、花椒、天麻、生漆、蜂蜜及各种瓜果蔬菜。境内群山沟壑中蕴藏有硫磺矿,丹堡河中还有水獭、珍贵的药用羌活鱼。当地农历二五八逢集,集市源远流长,始建于明朝成化六年,是附近上丹、横丹、尚德、城关、刘家坪等6乡镇的乡场,各种山货琳琅满目,赶集者擦肩接踵,热闹非凡。丹堡河畔建有装机容量100千瓦水电站,已运行30年,为全乡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县最长的乡村公路“何马公路”穿境而过,境内还有公路溯丹堡河而上,直通上丹乡。
丹堡乡村民科技意识强,科学种田水平较高,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栽培杂交稻,种植地膜玉米,大搞小麦、玉米制种。近年来,丹堡、吕家坪等村的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广种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增加了农民收入。马家前山一带有大片荒坡和弃耕地可利用,丹堡、前山等村农民承包搞开发,建起以核桃为主的千亩经济林果园。1999年,实现了整乡脱贫。
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九年(1920年)之间,因处四乡郎中,名“八头”,即8大村落。
民国十年(1921年),陇南镇守使孔繁锦统辖后,各村设分经理,由总经理管辖各村。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上丹、刘家坪、丹堡各设1职保。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裁撤各职保,归入丹堡,设置丹堡乡。
1949年12月,属尚德区清宁乡。
1953年5月,属丹堡区。
1955年6月,将4乡合并为丹堡、刘家坪、关爷楼3乡。
1958年4月,3乡合并为丹堡公社。
1962年12月,成立区,属城关区。
1970年10月撤区,仍为丹堡公社。
1983年11月,丹堡公社改为丹堡乡。
2004年4月,撤乡并镇时上丹乡并入丹堡乡。
2016年,撤销丹堡乡,设立丹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