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山国家森林公园孙家岭村
孙家岭村位于莱城东南25公里、里辛镇东北6公里处。西与桃行村相接,裂劈山耸立在村子的西北方,东南与沂源县徐家庄镇的凉泉村为邻。2002年全村总户数46户,总人口132人,耕地面积240亩。
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牛山乡•孙家岭”。据《张氏谱》记载,清道光年间,孙姓由李封邱迁此建村,因村址在山岭上,冠以姓氏,故名孙家岭。清末民初,孙家岭属颜庄区所辖:1955年改属第七区;1958年属郑王庄乡;1959年属颜庄人民公社:1985年10月属里辛乡;1995年10月13日撤乡建镇,归里辛镇管辖。
孙家岭村坐落在莱芜和淄博市沂源县的交界处,也是两地的分水岭。村南一股水流入里辛庄境内的里辛河,汇入汶河。另一股水流入沂源境内。
孙家岭自建村以来,就严重缺水,只有一口5米来深的水井供全村人畜饮用。井里有一个极小的泉眼,昼夜浸水几十担,不能解决吃水困难。老0只好凑钱买了邻村一条打水路,到花峪村挑水吃。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千方百计解决孙家岭的人畜用水问题。上级多次请水利技术人员到该村找水源,终于在村南找到了水源,于1964年秋动工凿井,村民个个争先恐后,奋战一年,大功告成,又在井上安上了辘辘,基本解决了全村人的吃水困难。1967年在村南又挖了一口9米深的大口井,但因无水只好存蓄天然水用来浇园。
吃水井的北边,有一堵一米多高的石墙,上面的平台上有一棵古槐,一棵柏树,这就是当年”关帝庙”的旧址。此庙曾于中华民国十九年(庚午年,有碑文可查)重修过。到1969年0时期,“破四旧,立四新”,将庙毁掉,只留下两棵古树。
村南300米处十字路口,还有一座“土地庙”。庙内有“土地爷爷”的神像。人死后都要到庙前泼汤,祭奠死者。因此庙建在黄土台上,土层逐年流失,后来该庙自己倒塌。
由孙家岭村向西南出村一里,是一座叫“鸽子崖”的崖边路。此崖石缝洞多,常有动物隐藏里边,更有一些野飞鸽在这里栖息,所以叫鸽子崖。悬崖峭壁有两丈多高,底下尽是乱石堆。崖壁上长满荆棘。村东一条小路与沂源县徐家庄乡的凉泉村相连。此路较为平坦,能通行汽车,是连接东西的交通要道,也是莱芜和沂源人相互来往的纽带。
解放前,孙家岭只有76口人,各姓氏独占一个山头,一条山沟,开荒种地,终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有3户逃荒要饭,长期流落它乡。多数人家靠扛长工,打短工过日子。又加上战乱,这队伍走了,那队伍又来了,村民苦不堪言。1942年,汉0、土匪、-部队经常来这里搔扰,孙家岭村民遂自发组织起了“红旗会”,发展会员26人,学刀舞剑,习功练武,打击反动势力。1946年大动参时,窦丰举、孙兆修、孙兆祥、池荣堂4人踊跃报名,参加了解放军,他们转战南北,英勇杀敌。
孙家岭村1952年组织互助组,1956年入初级社,1957年入高级社。1958年,与相邻的桃行、陈家山、阎王鼻子三个自然村组成孙家岭大队,进入了人民公社。孙家岭村为一、二生产大队,社员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产蒸蒸日上,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85年通上了电,开起了磨坊。1987年又打了机井,庄稼得到了灌溉,昔日十种九荒的土地成了旱涝保收的稳产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的生活面貌更是焕然一新。在种好责任田的前提下,村民们外出打工挣钱,千方百计增加经济收入,特别是养殖业有了迅猛发展。最多时60户人家养到28头母猪,人均拥有4只羊,牛也发展到了几十头。1976年时,村里只有两辆自行车,3台收音机。目前为止,仅46户人家,132口人,就有摩托车17辆,拖拉机5辆,三轮车1辆,煎饼磨糊机16台,家家买上了电视机。
孙家岭人历来重视教育。解放前,孙家岭第一个文人是张继华秀才,第二个文人是张文宜。他在邻村读了几年的私塾,后来自己办起了学校。1955年后,该村的年轻人要到邻村凉泉去读书。直到1958年春季,孙家岭村正式成立了村办小学。第一任老师是里辛镇黄金篮村的李荣新。孙家岭、桃行、陈家山、阎王鼻子四个村的孩子都在这里读书。1973年,陈家庄村、桃行也分别建起了教学班.1977年又合并到孙家岭小学。1980年在村南300米处,修建了新校舍。1998年暑假后,合班并校。2001年春季,钢城区国税局的同志们慷慨解囊,里辛镇全体教师捐资助学,把校舍进一步修善,为学生配置了崭新的课桌凳,老师用上了油亮的办公桌。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孙家岭正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在新世纪的大道上创造着灿烂的明天。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孙家岭村附近有钢城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棋山省级森林公园、汶源风光区、山东巧夺天工红木博物馆、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岭村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鸡腿葱、莱芜黑山羊、莱芜大蒜、莱芜花椒、炒木樨肉、双烤肉等特产,有莱芜梆子、花鼓锣子、鼓子秧歌、济南羽毛画、章丘芯子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