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陀镇
地名由来:北陀镇地名因集镇建于形似陀螺的小丘上,并因位于相邻马江镇的北面得名。
北陀镇位于昭平县中部,西距县城83公里,东接贺州市112公里,南连梧州市113公里,四面环山,素有“小盆地”之称。一九七四年后,修通了三条通外地的山区公路,镇过境公路又铺上了柏油,十八条机耕路连通了镇内各村寨,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10部来回客车分别到梧州市、贺州市、广东、珠海市、县城,改善了北陀昔日进出山门过黄花岭,爬龙门顶,上良风峡交通落后的状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北陀镇下辖13个村,431个村民小组,3.61万人口,全镇总面积417平方公里。操客家方言。南亚热带的温度气候,土地肥沃。以种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北陀白米”闻名于世,是昭平县的“粮仓”之一。且山多地少,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年产木材16000立方米,松脂油近3000吨,特别是四级联营林场,二万亩湿地松已进入采脂盛期,是群众增收的主渠道之一,高山是一片用材林,低岭是一片经济林,镘头山是一片水果林的规模基本形成,北陀“三华李”是北陀镇水果名优特立,颗大甜脆,年产量达200多吨,兴建有一级、二级电站的良佑村是良好的旅游开发处女地。
北陀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风俗汉化,教育办得十分红火,有着兴学重教的传统特色。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位居昭平乡镇首位,村村都有教学大楼,校园绿化整洁,校舍布局美观。一九九五年普级了九年义务教育,九十年代就筹建了教育基金会,北陀人每年都以百几十人考上大中专院校。
北陀镇圩镇建设逐步完善,镇政府所在地,逐步建成了全镇政治、文化、贸易中心,每逢圩日2、5、8日,赶集的群众不下七千人,周边乡镇的群众也前来经商贸易,北陀圩是昭平县三大贸易集市之一。目前通过引资,占地二万平方米,投资五百万元的北门商贸开发区正在施工之中,同时,北陀的生活和生产用水用电均可满足需求。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北陀历经三百多年风雨的古城墙,记录着北陀人勤劳朴实,不甘人后的足迹,记录着北陀这块古老乐土的历史。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有北陀乡,属昭平县。
1950年属第三区。
1951年,改为第七区。
1955年,改为北陀区。
1958年,改为东方红公社。
1959年,改为北陀公社。
1984年,北陀公社撤分为北陀、九龙两乡。
1995年,北陀乡改北陀镇。
2005年8月,九龙乡撤并入北陀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