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堂村
老君堂村位张家窝镇政府南方1公里处,东临赛达大道,南临津涞路,西临辛老路,距离天津南站仅1000米,交通便利。全村有土地1890亩,有729户、1733人,个体私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53家,2014年集体收入2000万元,村主要经济来源于厂房土地租赁。
老君堂村建于1293年前,系宋元古村。据村内遗存碑文记载,时村名为西桥头铺。又据杨柳青镇士绅姚俊源所著《芹洲笔证——宿营次岐口道中》一诗记载,西桥头铺“频年铁甲将如云,王命于斯靖寇氛,溪流城外桥头铺,野寺钟声彻夜闻”。此诗是作者于明嘉靖末年至万历年间在海滨防倭时,在此宿营之作。
一、初始西桥头铺的兴衰
据《张家窝镇志》记载,西桥头铺(今老君堂村)初建于元朝初年(公元1293年前后),具体位置在河南堤下头东西道南。西距南北向的九省官道五六华里,距小房庄(今小甸子村)七华里,当时小房庄属枢密院管辖,左右钦察卫屯田伍(左右钦察卫屯田伍始于元朝二十四年,即公元1287年,当时在青州驻兵1512人,共垦荒656公顷,小房庄就在其列,有出土文物为证。西桥头铺村可能是小房庄屯田的分支点。)。距炒米店村八华里,“炒米店”据传是燕王扫北留下的纪念性村名,炒米店村恰在九省官道上。当时只有这三个古村落有人聚居。从西桥头铺往西北远伸二十华里是柳口(今杨柳青),往东北方向四五十华里是直沽寨(今天津大直沽),往西南四五十华里可到静海,再往南到青县。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西桥头铺村初具规模,交通十分便利,水路有东西流向的海河古道(赤龙河),据先辈传说,确实行过船,如今河影仍在,村东村西约有1公里。海河古道的上游在张家窝镇宫庄子村,河影已消失。旱路四通八达,东通天津岐口,西至九省官道。铺东铺西南北向的大小卫道南通静海,北至天津。南北向的旱路也许是河干后兴起的,也许先有牛道坡河道(牛道坡河道、小卫道是相连的一条南北穿村道,南段外叫牛道,入村坡河道往北出村,称小卫道。),又增大卫道。铺以南又称叠道,即垂叠的道路,大卫道与叠道相距不足1华里。村内还有河南的堤下道,河北的西元子通高村后道。
大约在1376——1401年间,因黄河改道,洪水泛滥,古村铺被冲毁,但村内有一座庙,因建筑在高台上得以保全,村名就靠庙内的和尚师徒相传留存了下来。
二、后继铺村的复兴
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河南王氏随军作战有功,封地在这古村,这里地势宽广,且有河流穿过,是一块风水宝地。王氏叩谢皇恩之后便在村东头建设自己的家园,在古村遗址东,建起土地庙。西桥头铺得以延续。
1404年,河北李姓(山西移民)从东堤头迁入西桥头铺,在河流北面建了一个台儿。1718年前后,村民在老铺遗址河北方向又建了一台儿,形成了河南一个台儿、河北大庄一个台儿、河北小庄一个台儿,三台儿合一的独特方式。后来朱、杨、张、萧、周、苏等姓随之迁来,西桥头铺复兴。清末民国期间,行政建制采用保甲制度,村内有正副两个保长,河北为正,河南为副,共同完成全村的大小事务。
三、西桥头铺历史名称的变化
在西桥头铺村有原师国古刹,古刹主祀道祖供奉太上老君,故名曰“老君堂”。老君堂平时香火不断,尤其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举行庙会,方圆百余里的老百姓都来求医问药、烧香还原,各路商贾艺人也都来赶庙会,带动了古村的经济发展,也丰富了老百姓的业余生活,西桥头铺成现一片繁荣之景。岁月流逝,天长地久,“西桥头铺”四个字渐渐被人们淡忘,“老君堂”逐渐成为了村名,延用至今。
老君堂村附近有杨柳青古镇、石家大院、天津水高庄园、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天津希乐少儿休闲旅游区、精武门·中华武林园等旅游景点,有石头门坎素包、沙窝萝卜、盘山盖柿、耳朵眼炸糕、白汁银鱼、冬笋虾卷等特产,有杨柳青木版年画、津门法鼓·挂甲寺庆音法鼓、京东大鼓、评剧、林亭口高腿子高跷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