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其坤院士:颠覆性创新往往源自“无用的研究”
来源:中国教育报
“好奇心而非功利心,往往更能指引优秀科学家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在世界上率先于实验中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由此获得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于2020年成为首位获得菲列兹·伦敦奖的中国科学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家发现的可以写入教科书的重要科学效应之一。这一基于全新物理原理的科学发现,有望加速推进信息革命的进程。
00:58
中国教育报记者: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已于近期启动。在您看来,“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如何通过分类特色发展,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您看来,该如何更好地引导、支持部分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去探索长周期重大科学问题?
中国教育报记者:面对以基础研究为主攻点的科研目标,跨学科、跨学院的科研攻关组织,高校该如何应需而变改革科研评价体系?
中国教育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在您看来,发掘和培养战略科学家需要哪些支持条件?
中国教育报记者:当前,高校应如何大力发掘和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并支持他们在引领重大原始创新等方面发挥帅才作用?
薛其坤:战略科学家综合能力卓越,但并非全知全能,尤其是面对战略性关键难题,单靠一个人是难以突破的。因此,当一些比较优秀的科学家的科学认知、科研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以后,高校就要给他们更大的平台,支持他们针对一个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组建团队。
中国教育报记者:您曾经提过一个观点,认为“研究型大学就是科教融合最好的定义”。南科大对自己的定位是新型研究型大学。在您看来,新型研究型大学应该如何深入推进科教协同育人?
中国教育报记者:新型研究型大学应如何提升科教协同育人的质量和水平?
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您看来,拔尖创新人才有哪些共性?
中国教育报记者:高校培养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拔尖创新人才,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您看来,高校应如何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