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国寺
福国寺,藏名奥敏南卓林,意为“色究竟天解脱林”。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白沙乡,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最初是木氏土司的家庙,住寺修行的是汉传大乘佛教和尚,寺名为“解脱林”,后由明熹宗朱由校赐名为“福国寺”。噶玛巴、夏玛巴、大司徒仁波切、嘉察仁波切等都曾在此主持过大法会,寺中珍藏有许多有关噶玛巴活动的圣迹和文物。
文化
文化特点
福国寺在康熙年间改传藏传佛教,为丽江五大寺的“母寺”,是云南最大的噶玛噶举寺院。历届噶玛巴、大司徒仁波切和嘉察仁波切等都曾在此住锡弘法。第十世噶玛巴却英多杰曾在福国寺住持传法达30年,是噶玛噶举的重要道场。寺中珍藏有很多关于噶玛巴活动的圣迹和文物。
建筑特点
福国寺建筑风格多为四角八檐,对称的斗拱结构显得大气庄重。明朝《福国禅林纪胜记》碑载:“延袤数里,松桧万章,盘桓夹层,是为解脱林。林中之梵刹、危楼、飞观、绘椽薄栌,金碧辉映者,为福国寺”。
历史
建筑历史
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福国寺建成,最初是木氏土司的家庙,寺名为“解脱林”。后由明熹宗朱由校赐名为“福国寺”。
明崇桢十二年(1639)丽江土知府木增于福国寺东堂五凤楼前接待旅行家徐霞客。徐霞客住宿于南庑八日,还考察了丽江附近风物名胜。这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述甚详。
康熙18年(公元1679年)时,福国寺改成藏传佛教,为丽江五大寺的“母寺”,是云南最大的噶玛噶举寺院。
清同治甲子年(1864年)正月,福国寺毁于兵火。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成。
2007年,第十七世东宝·仲巴活佛发心对福国寺进行修复,经过十余年努力,福国寺得以重建,可谓是凤凰涅槃。
文物保护
1979年,福国寺内保留下来的 “五凤楼”与“解脱林”的门楼被迁至丽江城内的黑龙潭公园,并被列为云南省重点保护文物供游人观瞻。
主要景点
五凤楼
福国寺五凤楼原名法云阁,为福国寺主体建筑。明万历年间始建,后毁于兵火,清光绪八年重建。福国寺平面近方形,为三重檐攒尖建筑。三层屋檐不求一律,富于变化。20个飞檐犬牙交错,从任何角度看都有5个翼角,似5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名“五凤楼”。
解脱林
解脱林原为福国寺门楼,明万历年间始建。解脱林门楼为重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正面京柱与檐柱间添两颗内檐柱,飞出两个翼角,使下檐高出两个屋面,斗拱有较强的装饰韵味,建筑风格典雅。
推荐玩法
福国寺的山光水色与周围的村烟绿野辉映交融,殿内广植花木,殿外苍松翠柏,风景幽胜,四季皆宜出游。寺内香火兴旺,也是祈福的好地方。
景点指南
最佳游览时段
全年皆可
用时推荐
2-3小时
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日8:30-17:00
地址
云南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乡文海路西50米
交通
自驾:驾车从丽江市出发,途经束河路,进入文海路行驶260米即达。
公交:在丽江市内乘坐6路公交车到白沙乡人民政府站下车,步行4.8公里即达。
门票/收费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