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镇
地名由来:若羌镇因若羌县人民政府驻境内而得名。
2020年11月,若羌镇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若羌县辖镇,县府驻地。1984年设若羌镇。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0.6万,其中维吾尔族占57.9%,汉族占41.1%。315、218国道过境。辖胜利区、团结区、文化区3个居委会和铁干里克、巴什买里两个村委会。镇内有农机具修配、发电、印刷、石棉、织布等工业企业。镇建有江格萨依煤矿、液化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等。
历史沿革:
西汉时,若羌镇一带为鄯善国之打泥城。
东汉,称罐泥。
唐,称纳缚波城。
唐上元二年(675年),康艳典主持就地重建新城。
后该城几经战火,人民离散殆尽,城镇荒废。
元朝初期,又在若羌镇一带废墟上建造了罗不(布)城。
明初,该地沦为荒漠。
19世纪中期,和田人陆续迁来居住,最早来的移民名叫普拉特伯克。
清光绪二年(1876年),有21户人家,在若羌镇一带居住,其城方圆约一里许。
光绪十五年(1889年),设抚辑招徕局,从吐鲁番和于田移民300多户。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九月,裁撤善后各局,设卡克里克县丞。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5月14日,升为县。
宣统二年(1910年),在距县署二里许(即今县城中心附近)处,修中区回堡。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修庆祝宫1座、社稷坛1座、城隍庙1座、定湘王庙1座。
民国七年(1918年),若羌城镇雏形已基本形成。
1950年,为第一区。
1984年11月,正式在若羌县城设立若羌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