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浜遗址
马家浜遗址
共 2328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0:33
历史沿革
1959年春,当地村民在此沤肥挖坑时发现大量兽骨和古代遗物。3月间,浙江省文物考古委员会与省博物馆、杭州大学历史系、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等六个单位组成考古队对此进行发掘,共开坑5个计213平方米。
1975年,学者吴汝祚发表文章,在考古界率先提出“马家浜文化”的概念。
1977年,考古学家夏鼐正式提出“马家浜文化”命名,逐步确立其地位。
2009年11月,马家浜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并取得新进展,出土了一批玉器、陶器残片、人类遗骨等有价值的遗存。
遗址特点
马家浜遗址三面环水,南为马家浜,北临九里港,西面是坟屋浜,处在三河交叉的平原地带。遗址上原有高墩,因人为取土,现与周边地势无明显落差,地表海拔在2.2~3米之间。遗址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遗址年代距今约6300年,处于马家浜文化晚期阶段。遗址北部为居住区和墓葬区,南部为稻作农耕区。
马家浜遗址分成表土层和上、下文化层:表土层为黄灰色农耕土;上文化层以灰黑色黏土为主,并有红烧土和淤土层;下文化层为黑色黏土,含有大量腐烂兽骨碎片和草木灰。在该遗址中发现了建筑遗迹和灰坑,建筑遗迹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建筑特点,其平面作狭长方形,柱洞内还垫有木板,室内是经过加工的黄绿色土面,并有带树枝和芦苇痕迹的红烧土块堆积。从出土的遗迹看,地面木构建筑住房、公共墓地和俯身直肢葬式等等都表现出一种与黄河流城原始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
马家浜遗址墓葬形制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大部分为单人一次葬。墓坑多为南北向,葬式大多为俯身葬,也有侧身葬、仰身直肢葬,人骨头向以北向为主。随葬品以陶器为主,数量很少或没有。随葬的陶器多数为打碎后埋入,并分散放置在墓葬的不同位置,特别是陶豆,几乎都是打碎后放置。个别墓葬有将某类陶器覆盖在头部、将块状红烧土压在腿部的现象。有的墓葬中有意识地随葬成组的鹿科动物掌骨、跖骨,随葬时尚带皮肉,可能具有特殊意义。还发现有木质葬具,分为单层和上下两层两种形态结构。
马家浜遗址古稻田位于遗址居住区东南侧,呈月牙状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约22亩)。田面平整,耕作厚度均一,可能在开垦过程中经过人为的平整修筑。
马家浜遗址处于马家浜文化的早期和中期。早期为下层,陶器以灰黑陶和灰红陶为主,绳纹较多见,器形以釜为主。中期为上层,陶器以夹砂(包括夹蚌)红褐陶为主,仍有一定数量的灰黑陶和灰红陶,以素面的为多,绳纹基本消失,器形仍以釜为主,出现少量的鼎和较多的豆,还有牛鼻形耳的罐。
文物遗存
历史文化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为距今7000~6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因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地区,南至钱塘江,西抵茅山,北可达长江北岸一带。马家浜文化有其鲜明的文化特点:盛行俯身葬,有些死者头骨用陶器覆盖,或是把头骨另放在陶器内,这是较为特殊的一种葬俗。陶器主要是红陶,以外红里黑或表红胎黑的泥质陶为特色,多素面,圆锥足鼎等特征。使用玉璜、玉玦等装饰品。
主要展览
马家浜文化博物馆于2017年5月动工兴建,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馆内除了“江南文化之源——马家浜”基本陈列外,还从杭州余杭博物馆引进“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良渚文化”展览,全面展现太湖地区绵延不断的史前文化。
研究成果
通过分析研究马家浜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的人骨遗骸,发现遗址中马家浜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在30岁左右。男性平均身高约164厘米,女性平均身高约153厘米。通过对遗址M28出土的颅骨进行三维容貌复原,发现该颅骨呈现出显著的蒙古人种特征。
文物价值
马家浜遗址以其鲜明典型的文化特征,受到考古学界重视,并命名为马家浜文化,确定了它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地位。马家浜文化的确立揭示了长江下游地区史前文化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作用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文物保护
1981年,马家浜遗址被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嘉兴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马家浜遗址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马家浜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被列为浙江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2017年,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获得荣誉
2022年6月,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工程二期入选2022年嘉兴市“南湖杯”园林绿化建设优质工程名单。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