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楼街道
地名由来:传唐时,有李怀珠、李怀玉弟兄,均任武职居于此,盖有“望乡楼”,故而名村为李家楼,后称李楼。
该乡位于河南洛阳市东南部的伊、洛河冲积平原,东与偃师接壤,南有伊河为界,北隔洛河与市区咫尺相望,西同洛阳新区相邻,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2.5万亩,下辖26个行政村,2007年总人口5万余人。伊、洛两河穿行东西,二广高速公路、焦枝铁路纵贯南北,民风淳朴,经济繁荣,工业基础雄厚。
经济发展
截止2007年该乡有企业达205家,并形成了轴承配件、面粉加工、三轮摩托、机械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已有9家企业列入洛龙区“1356骨干带动”企业名录。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指标:增加值完成15238万元,总产值完成60445万元,营业收入完成55325万元,实现利润总额3481万元,上交税金1848万元。
李楼乡是全市有名的“蔬菜之乡”。该乡把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特色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按照“整合优势产业、实施一村一品”工作思路,使特色村建设走在了全区的前列,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截止2009年5月,全乡已形成无公害蔬菜、服装加工、奶牛养殖、商业服务、交通运输、工业发展等8类20个发展优势鲜明的特色村。其中,万年青村的蒜黄上市季节占洛阳市场同类产品的70%以上。
2009年,该乡利用蔬菜产业优势,举办了首届蔬菜采摘节,共接待6000余人次,提高了李楼蔬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菜农收入比平时提高10%。同时,该乡抓住2009年洛阳市政府出台政策支持蔬菜基地建设的机遇,通过土地返租的形式,置换土地300余亩,在齐村建成下挖式日光温室9栋;在桃园村、向阳村已完成300亩土地的返租工作,再规划建设一个100余栋日光温室的蔬菜专业园区。
相关荣誉
该乡民风淳朴、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农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是洛阳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 获得“河南省科技示范乡”及“河南省乡镇企业东西部合作示范小区”等荣誉称
历史沿革:
1949年镇区为12个小乡,分属于洛阳县第五区和第六区。
1956年属洛阳市郊区石人乡和焦寨乡。
1958年属洛阳市洛南人民公社石人公社和焦寨公社,同年石人公社更名李楼公社。
1962年属洛阳市郊区李楼公社。
1984年属洛阳市郊区李楼乡。
2000年属洛阳市洛龙区李楼乡。
2011年李楼撤乡改镇。
2022年撤镇改街道为李楼街道属洛阳市洛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