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中街道
地名由来:因辖区地处鲤城之中心,故名。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鲤中街道上榜。
鲤中街道组建于1980年,位于泉州市鲤城区中心地带,下辖12个社区居委会,辖区总面积2.1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万人。
〔交通状况〕鲤中街道交通便捷,东起温陵路贯穿305国道,西至城西路与泉永公路接通,南临涂门街、新门街,北望东西两街,所辖12个社区分别与泉州市中心城区的交通主干道中山路、南俊路、九一街、新华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人文景观〕鲤中街道历经沧桑、名人辈出。如:明朝神宗年代立身廉洁、治政爱民,官拜礼部尚书李廷机。开泉州登科第之先河、福建登甲第第一人欧阳詹。北宋政坛上德高望重的政治家曾公亮。历任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为相的留仲至。明神宗年代官拜御史詹仰庇。平定“三藩之乱”有功,官至水师总兵、提督的万正色。清康熙十二年率军统一台湾,官至水师提督、封靖海将军、靖海候的施琅。清嘉庆十九年进士、钦点翰林庶吉士,曾任山东按察使,四川省按察使署布政使、总督加兵部侍郎衔苏廷玉。清道光十五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德政、文宗赐勉“忠勤正直”的黄宗汉。
这里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游览景观。1、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古建筑,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承天寺是泉州佛教三大丛林之一,泉州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但是古代文物,也是近代的革命遗址。3、元妙观是泉州历史悠久的道教宫观,这座古观正以崭新的英姿屹立在泉州古城之中。4、通淮关岳庙,左祀关圣帝君(关羽),右祀-穆王(岳飞)历来香火鼎盛,海内外影响很大,堪称“泉州第一庙”。5、铜佛寺位于百源清池西畔,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便成为善男信女怀古的地方,也是泉州市民文化休闲的好去处。还有许多像泉州后城旅游文化街(后城古街巷)一样的古街、古巷、古民居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气候与人居环境〕鲤中街道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显著,年平均气温为:18-22℃,全年湿润多雨,这里四季分明、风景宜人。又是泉州的著名侨乡,有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1万多人旅居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境内居住着:回、满、侗、壮、黎、苗、畲、朝鲜、蒙古、土家、伯锡、高山等十二个少数民族同胞计657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共建家园、共创繁荣、共育文明的活动,致力于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平安和睦。构建了一个文化发达、风尚良好、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社会稳定的和谐街道。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鲤中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经济总量居鲤城区首位,拥有各类工业企业300多家,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30家,现有江南园区、成洲工业区、湖心工业区、溪后池工业区等工业集中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许多客商到此投资兴业。几年来由于经济持续增长推动了街道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因此鲤中街道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最佳街道”的光荣称号,荣获“基石杯”奖,并连续四次被福建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五次荣获“全省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泉州黄氏民居
泉州黄氏民居位于泉州市鲤城区鲤中街道和平社区,年代为清。黄氏聚族而居的宅第,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28.67平方米。有两座三大进三开间带双护厝、书房、花园等建筑;内有“探花”、“进士”、“忠勤
历史沿革:
1949年9月,今域属晋江县城区城中二区(区工委驻礼拜堂边)。
10月,隶城关特别区(区公所驻观东巷)中镇。
1951年1月,晋江县、泉州市分治,今域属泉州市城区鲤中区(区公所驻中山中路通政巷口)辖升文、新峰、清正、和平、新门、通政6街及桐山区东门街。
1952年6月,鲤中区撤消,今域分属临江区、桐山区。
1955年3月,今域设第三街道(办事处驻中山中路),辖新峰、升文、和平、通政、清正、东门等6街。
1960年7月,撤消街道办事处,成立鲤中人民公社,析增升平、新榕、鲤中、民主、清华、东华6街,合12街。
1961年12月,划东海公社促进大队归鲤中公社。
1980年8月,撤消人民公社建制,恢复街道建制。
1981年,增置百源新村居委会。
1985年增置宜春街、西郊2个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