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背遗址

山背遗址

共 198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32

历史沿革

1961年夏,村民在跑马岭山上拾到一块三角形石块,送到当时的江西省文化管理委员会考古鉴定组鉴定,随后考古人员进行了挖掘。

遗址特点

综述
山背遗址全貌
山背遗址包括跑马岭、杨家坪等43处遗址,上层为商代遗址,下层为新晚遗址。遗址的表层,散见几何形印纹硬陶片,文化堆积多被雨水冲刷殆尽,但以红砂陶为主的下层文化堆积,保存较好,特别是跑马岭、杨家坪等遗址的堆积较厚,遗物也较丰富。以红砂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属于江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山背遗址的发掘,发现了原始人类的居住造迹,获得了大批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遗迹
山背遗址地面建筑
山背遗址遗迹有圆角长方的形套间房基,房基保存较好。遗有大小形状不一的砂岩质柱础石13块,柱洞间距不等,稍低于居住面而落于生土之上。东西墙基有一段保存较好,系用红砂土加入稻秆和谷壳筑成,再经焙烧。房内有灶坑一个,储灰坑一个,地窖6个以及排水沟等设施。

文物遗存

综述
山背遗址出土文物
山背遗址发掘了大批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出土的石器有锛、斧、镞、铲、凿、网坠、镰、球、蛋、砾石等。出土的陶器有鼎、鬲、豆、壶、罐、簋等。
石器
山背遗址出土石器以器形大型厚重的长条形为主,有段石锛、扁平长方形石、半月形带孔石刀为代表,还有有段石斧、有肩石斧、石镞、石铲、石凿、石球等。其中以石锛最多,占全部石器的百分之三十四点三,除一件为常型外,余皆为高级型和中级型的有段锛,形式均作长条形,一般下段比上段略长,据统计,段下部比上部长一倍以上的占全部有段石锛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石镞的数量仅次于有段石锛,占全部石器的百分之二十四点二,多为扁棱形,一般铤较短,有的甚至不很明显。石刀以半月形的最多,兼有梳形或梯形的。此外,还有体型细小的石器,如有段石锛、石铲等,它们呈长方形、正方形或梯形,一般长2~4.3厘米,厚0.3~0.6厘米。
陶器
山背遗址出土陶片
山背遗址出土陶器从陶质看,有夹砂和泥质红陶,夹砂和泥质灰陶及黑陶等,以夹砂红陶为最多。大部分陶器为手制,只少数器物口沿或局部有轮修痕迹。从器形看,普遍有三足器和圜足器。三足器中又以敞口折唇鼓腹图底罐形鼎为多。大量的鼎足可分为扁平式、圆锥式、羊角式等,而以扁平式居多。此种扁平式器脚,一般和器底部相接处多为弧形,表明多属圜底的罐形鼎。山背遗址出土的诸种陶器中较突出的是那种古朴的大袋足带把鬶形器和侈口瘦腰圜底杯形豆。黑陶片多泥质,少数夹细砂,多数是黑皮灰心或黑皮红心,其中有极少量的厚约0.1~0.2厘米的薄胎黑陶。夹砂红陶器的器表,一般较粗糙,多数通体素面,只在少数的器物上拍印着儿何形花纹或其它纹饰。鼎一件,腹部饰不明显的方格纹和一周凸弦纹。罐一件,器身饰不规则的编织纹。壶一件,颈外饰不明显的圆圈纹。器座三件,唇上饰粗浅不一的方格纹。纺轮二件,一件上刺五角星纹,四边饰圆圈纹,一件平面饰圆圈纹一周。
双孔石刀
山背遗址出土双孔石刀
山背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双孔石刀,石质,长方形。一端琢有两孔,一端为刃,长9厘米。
陶纺轮
陶纺轮是山背遗址出土的新石器遗存,陶质,面、底呈圆形,其剖面呈梯形,正中有一圆孔。高1厘米,直径4.3厘米。

历史文化

山背文化
山背文化是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的典型遗存之一,约4300年左右历史,因首次发现于江西修水山背而命名。陶器成形基本手制,少量经慢轮修整。陶器可以分为夹砂红陶、加沙灰陶、泥质灰陶、泥质黑陶和黑皮陶,其中以夹砂红陶的数量最多。三足器和圈足器比较普遍,器形以鼎、鬶、豆、簋、壶、罐、钵等为多见,其中大袋足带把鬶、杯形豆为典型器;鼎以侈口束颈鼓腹侧扁足的罐形鼎的数量最多,鼎足变化较多,有扁平、圆锥和羊角等式。鬶的特点是细长颈、瘦长袋足。豆有子母口的浅盘豆、盖豆和高杯形豆。陶器多为素面和磨光,部分饰弦纹或齿形弦纹,个别器物出现了拍印几何纹饰,对中国东南地区印纹硬陶起源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研究价值

山背遗址是江西省一处规模较大的玉器制造作坊群,并且以生产玉琮等高等级礼器为主。山背文化文化面貌多元,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文化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流,尤其是对湘江下游“磨山晚期——舵上坪”、鄂东南“尧家林”类型等同时期文化产生强烈影响,是赣鄱地区古文化向外传播的重要支点。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7日,山背遗址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山背遗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山背村境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山背遗址,路程约57.3千米,用时约1小时26分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