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广场
天府广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南路一段,地处成都市中心心脏地带,始建于1951年,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其形状为矩形,长比宽约为1.5:1,地面全部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浅色花岗岩条石铺成,形式、地位与北京天安门广场非常相似。
人文历史
历史发展
天府广场位于古代成都的皇城附近。
公元前347年,蜀国开明王九世迁都成都,在成都平原上建立“北少城”,位置“天府广场”以北的五担山一带。
1951年,“皇城”的城门洞以南被拓开了70米宽的人民南路。
1997年,在扩建中心广场的政令下,广场两侧的民居被迅速拆除。
2011年,广场进行大规模改造,将椭圆的太极图案改建为直径150米的正圆,并调整绿化区域,在东南角设置通风口,工期总计约两个月。
主要景点
独立景点总述
天府广场的设计由水乡广场、太极广场以及属字广场结合修建。
水乡广场
构成元素:整个广场地面景观通过中轴线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侧的大部分面积为地下一层的下沉广场,其余部分则是由水景、大量树木等组成的地面景观。
太极广场
构成元素:这是以“水”为主的广场,与前一广场不同的是,一个太极云图中部曲线将广场自然分为两部分,东广场依然是一个下沉式广场,西广场则是一个喷泉景观,中间则是太阳神鸟图案。
蜀字广场
构成元素:前一个广场以水为主,然而此广场可以说是一个“旱”广场。西广场上被设计成一个大大的象形文字“蜀”字,东广场同样是下沉式广场,不过其核心由太极鱼眼变成了太阳神鸟图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