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寺

共 1144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58

历史沿革

曹溪寺始建于宋朝。
曹溪寺此后屡毁屡建,清同治八年(1869年)又毁于兵燹。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仿古重建。

建筑格局

曹溪寺坐西朝东,建筑采取传统式寺庙布局,依山面水,步步台阶,层层往上,对称排列。沿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韦驮殿、大殿、后殿,两侧有钟楼、鼓楼、禅房、客堂等。大殿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12.3米,进深五间,11米,属抬梁式结构。斗拱雄浑,粗大疏朗,有宋代遗风。外檐上下均施十字拱,里转下檐为五铺作重拱计心造,上檐六铺作三抄计心。殿内彻上明造。寺内文物有南宋木雕南海三圣像(观音、文殊、普贤菩萨)、明代脱纱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菩萨)、清代铜铸大黑天和铜铸南海三圣像。另有明末状元杨慎(升庵)、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云贵总督范承勋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碑,皆文辞清丽,书法高逸,为碑中上品。

文物遗存

曹溪寺后殿璧上有嘉靖十二年(1533年)的“三绝碑”。碑题为《重修曹溪寺记》,是滇状元杨慎撰文,由萧桃收集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北海)的行书字凑齐全文镌刻而成,刻工刀法遒劲。后人把此文章、书法、刻工俱佳的石碑,誉为“三绝碑”。寺内还有元代红梅和元代植,明末遭兵伐,清初树根重发新芽长成的优县花树。寺北还有金蟾圣泉,也称三潮圣水。此外,寺内还有明、清时期的碑刻多方,其中有明崇祯皇帝亲笔草书“松风水月”大字碑等文物。

历史文化

般说来,多数佛寺里,在弥勒塑像背面都是韦驮的塑像,但在曹溪寺的弥勒佛像背面却是观音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错位?据说是由于原来供奉观音的六角亭漏雨,为了保护泥塑观音,就屈尊将它移到供奉韦驮的位置上,和铜铸韦驮对调了位置。另有一说,因曹溪寺的韦驮塑像是铜铸就的,比泥塑观音值钱,和尚们担心铜铸韦驮被贼偷走,就将它供奉到里面的六角亭里,而把泥塑观音摆到了外面的天王殿里了。过了天王殿往上便是二进庭院。要上到二进院可沿左右两条走道拾级而上,在这两条走 道旁,依墙各塑有十二尊佛像,加上原六角亭里的千手千眼观音合称二十五圆通。“圆”是觉行圆满,“通”是通彻悟道。这里的二十五圆通都是觉行圆满,大彻大悟的菩萨罗汉,他们觉行之圆满,悟道之透彻,非凡人所能达到。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曹溪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址

曹溪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西北。

交通

乘车前往曹溪寺:从昆明市中心的昆明公交第五公司大院内,小西门公交车场乘坐18路车至终点站。
自驾前往曹溪寺:沿昆明绕城(G56-X)到温泉出口驶出,或沿杭瑞高速(G56)到安宁出口驶出,1小时可到。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