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的精神史

联合创作 · 2023-09-04 20:10

在懷抱著虛幻希望的同時,也逐漸失去前景的絕望......

明治年間出生、歷經三代天皇在位的詩人金子光晴,他三度逃出日本,透視荒亂的世間諸相,記錄在世界各處遇見的、各種「絕望」的日本人——

無法背離江戶時代的舊風俗、而遭新時代遺棄的人;

醉心於西洋思想的同時,也深深自我厭惡的知識青年;

漂泊於異國、在生命的盡頭依然神聖地供奉天皇肖像的人口販子;

對不想依其所願發展的兒子絕望,而孩子也質疑父親對自己的愛的父與子;

發表「戀愛神聖論」後,在公園上吊自殺的浪漫主義作家;

這些人,他們的「絕望」究竟從何而來?

戰敗令懷抱夢想與野心的日本人一夕幻滅,而這些「絕望」卻似乎更早以前就棲宿於某處,又或者,誕生於這塊被海隔絕的孤立小島上即是日本人的原罪?

凝視赤裸人性的反骨詩人以尖銳筆鋒批判,剖析日本人絕望宿命的同時,也揭示出二十一世紀人們共同面對的課題。

金子光晴 Kaneko Mitsuharu (1895-1975),一八九五年出生於愛知縣海東郡(現在的津島市)。本名為大鹿安和,兩歲時因為父親生意經營失敗,送給金子家做養子。孩童時期曾在「最後的浮世繪畫家」小林清親門下學習日本畫,奠定日後成為畫家的基礎。學生時期 沉迷於老子、莊子、列子,也開始展現對於現代文學的慧根,致力於文學創作,發行同人誌在同學朋友間流傳。中學部畢業後,金子進入早稻田大學高等預科文科就讀,然而不到一年就退學,之後陸續考上東京美術學校、慶應義塾大學,也都輟學。

金子自小就想「逃離日本」,十二歲時,他召集了一些朋友,徒步走到橫濱的橫須賀一帶,意圖出港前往美國,引起大騷動。雖然童年的逃走以失敗作結,但這股想逃走的反抗精神仍體現在成年後。二十三歲,他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紅土之家》,接著就搭上日俄戰爭結束後第一艘駛向歐洲的船「佐渡丸」,從...

金子光晴 Kaneko Mitsuharu (1895-1975),一八九五年出生於愛知縣海東郡(現在的津島市)。本名為大鹿安和,兩歲時因為父親生意經營失敗,送給金子家做養子。孩童時期曾在「最後的浮世繪畫家」小林清親門下學習日本畫,奠定日後成為畫家的基礎。學生時期 沉迷於老子、莊子、列子,也開始展現對於現代文學的慧根,致力於文學創作,發行同人誌在同學朋友間流傳。中學部畢業後,金子進入早稻田大學高等預科文科就讀,然而不到一年就退學,之後陸續考上東京美術學校、慶應義塾大學,也都輟學。

金子自小就想「逃離日本」,十二歲時,他召集了一些朋友,徒步走到橫濱的橫須賀一帶,意圖出港前往美國,引起大騷動。雖然童年的逃走以失敗作結,但這股想逃走的反抗精神仍體現在成年後。二十三歲,他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紅土之家》,接著就搭上日俄戰爭結束後第一艘駛向歐洲的船「佐渡丸」,從神戶出發,前往英國利物浦。之後,他前往比利時,在布魯塞爾郊外鎮上的咖啡店二樓寄宿了一年,擁抱讀書與寫作,度過一生中最平靜的時光。

一九二〇年,金子回到日本,開始大量發表詩作,並受福士幸次郎委託,編輯短歌雜誌《樂園》。一九二六年,他再次離開日本,與妻子啟程前往上海,停留一個月。在谷崎潤一郎的親筆介紹信下,結識郭沫若、魯迅、內山丸造等人。再隔年,夫妻倆共同前往東南亞、歐洲,展開大約五年的流浪之旅。旅行途中,金子多次舉辦畫展籌措旅費,展覽也獲得極大迴響。他以法國巴黎十四區街二十二號的旅館為根據地,為生計奮鬥。他做過諸多工作,也曾為農政學研究的池本喜三夫的學位論文寫草稿。

長時間身處國外,金子遇見不少離鄉背井的日本人,即使生活方式有差異,他還是能從他們身上體會到日本人無法改變的「本性」。這些實際交往後帶來的體悟,成為他日後撰寫《絕望的精神史》的材料。他的創作都體現出反戰爭、反帝國主義的「反骨精神」。自從一九三七年出版的詩集《鲛》之後,他接連發表批判日本社會體制的諷刺詩。戰後,他最著名的反戰詩集《降落傘》、《蛾》出版。一九五三年,詩集詩集《人類的悲劇》獲得讀賣文學獎;一九七二年,《風流羽化記》獲選藝術選獎文部大臣獎。

一九七五年,金子留下事前立好的遺囑,在六月三十日因心臟衰竭於自家過世,享年八十歲。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