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4 02:08

地名由来:罗源镇传说因其地罗纳五水(即壮坑、诗坑、黄背坑、长尾坑、公潭坑)之源而得名。

2023年4月,2022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创建单位名单出炉,罗源镇在列。

2018年10月,广东省林业局认定罗源镇为2018年广东省森林小镇。

四会市罗源镇位于四会市北部的四(会)清(远)接壤之处。由于地貌特殊,三面环山,形似盘地罗纳五水之源,故称罗源。全镇总面积26平方公里,辖5个村委会,一个居委会,总人口近1万人。2001年社会总产值2.14亿元,工业总产值1.39亿元,农业总产值40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44元。

罗源镇自然资源丰富,有石矿、铜矿、铁矿等矿产资源。山林面积2.3万亩,立活木积畜量达8万多立方米,年松脂采收量200-300吨,木材砍伐量500立方米、竹砍伐量5000 多吨;耕地面积8600亩,水果园面积3000多亩;水产养殖面积1300亩。

农业主要产品以水稻、花生、畜牧、水产养殖为主,其水稻单产名列全市之冠。自1995年,连续5年被肇庆市授予“吨谷镇”称号。出产的土特产木仁 木面 年产量100吨左右,久负盛名,远销海内外。养殖的三黄鸡、乳鸽属省农产品出口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由传统的农业项目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三高”农业基地遍布全镇,规模较大的蓝氏畜牧发展公司和文冲水库综合养殖场,是本地繁育饲养瘦肉型兼营水产、三鸟的综合养殖基地,年产生猪近1万头,出栏肥猪5000多头。还有年饲养上市肉鸡3万只以上的禽畜基地3个。目前,全镇淡水养殖1300多亩,已基本形成水里一塘鱼、水面一群鸭、塘基一栏猪的综合型立体化农业格局。全镇年饲养生猪5万多头,三鸟饲养量50多万只,种植结构的调整,已逐步向市场经济渗透。目前已办起的花卉场250亩,出口蔬菜基地正不断扩大,计划发展到2000亩。同时还有近100户连片经营面积在30亩不等的种植专业户。通过调整农业结构,粮经比例为4:6,已初步形成农业走向商品化、产业化,并具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农业。

工业立镇,得天独厚,大量的石灰岩资源,是兴办建材工业的重要原料,骨干企业有水泥厂2家,年生产能力15万砘,生产的“五羊牌”水泥,列为我省优质产品,销往全省各地,供不应求。石灰厂2间,年产石灰16万吨,还有碎石场、红砖厂等建材企业共12家。新近引进的化工、印染工业项目前景可观,大有发展的势头。现有镇办、村办工业17家,从业人员800多人,年产值8000多万元。传统的棉胎加工业,成为本地民营、个体工业的一大支柱。产品采用原棉制造,由于工艺精良,优质耐用,赢得广大用户的信赖,历销不衰,在市场上有广阔的空间。

历史沿革:

清光绪年间,属罗源铺。

民国时期,改设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初,仍为乡建制。

1952年5月,分设铁坑、石寨、洞心乡。

1957年1月,合并为罗源乡。

1958年,划入地豆人民公社。

1961年4月,从地豆人民公社分出设立罗源人民公社。

1983年8月,改为区。

1987年3月,撤区建镇。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