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年山遗址

共 1192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32

历史沿革

拾年山遗址位置示意图
1984年,拾年山遗址由市博物馆考古人员调查发现的。
1985年,江西省考古队专家确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1986年5~7月,由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会同市博物馆进行首次抢救性发掘。开挖5X5米探方12个,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清理葛葬30余座,发现房基2座,灰坑2处以及水井、灶、石器堆10处。
1987年10~11月,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市博物馆对拾年山遗址进行第二次科学性发掘。开挖5X5米探方15个,5X3米探方2个,发掘面积为405平方米,清理墓葬50座,发现房基4座,灰坑2处,陶片堆33处,石器堆1处。
1989年10~12月,为进一步探明拾年山古文化遗存内涵和与周边地区文化关系,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市博物馆对拾年山遗址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开挖5X5米探方20个,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出土和清理基葬56座,房基5座,灰坑2个,石器堆(含废石料堆)和陶片堆16处。

遗址特点

拾年山遗址在蒙河水系100多米处的台地之上,高出周围水田6~7米,为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约506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5~2米,年代约距今6000~4000年。它的北部为氏族居住区;南部是氏族公共基地;遗址北部系人工有意识堆积的陶片堆和石器堆。依据地层关系和典型陶器演变,拾年山遗址的文化特征和分期断代分别为:第一期文化以红农红陶为特征,年代测定距今约5500~6000年;第二期文化以黑衣红陶为特征,年代测定距今约5000~5500年;第三期文化以黑衣灰陶为特征,年代测定距今4500~5000年。该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与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方沿海及岭南地区均有联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江西在古代文化交往方面所占的重要位置,填补江西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编年序列缺环。

文物遗存

拾年山遗址出土遗物4000余件(片)。文化堆积可分为一、二、三期,一期文化中含有少量大溪文化因素,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夹砂灰陶和泥质红陶占很小比例,器形有鼎、缸、钵、瓮、罐等,石器主要有锄、斧、铲、刀等;二期以夹砂灰陶和夹砂红陶为主,器形有鼎、豆、壶、杯、钵、罐、簋等;三期陶器夹砂红陶占较大比例,并出现硬陶,器形与二期一致。二、三期文化大体属樊城堆文化系统,石器大致有锛、凿、钺、铲和玉琼等。

文物价值

拾年山遗址是一处史前时期典型的台地遗迹,有大量的墓葬和房址,对研究赣鄱流域的聚落布局和特征具有重要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3日,拾年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