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陵
隋炀帝陵,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隋朝末年,宇文化及在扬州发动兵变逼死杨广,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唐朝平定江南后,以帝礼移葬于今扬州城北4公里雷塘南平冈上,这就是隋炀帝的陵墓由来。之后帝陵被毁,直到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大学士阮元为其立碑建石,扬州知府伊秉绶隶书“隋炀帝陵”。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
文化特点
上海同济大学教授、著名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认为:阮元发现的槐泗隋炀帝陵强调的是“陵”的大致范围,并不一定就是葬身之地,从这一角度来说,阮元的考证并无讹错,如今,位于槐泗的隋炀帝陵作为一种文化遗存的符号,带有的是纪念意义。
建筑特点
隋炀帝陵占地3万平方米,由石牌楼、陵门、城垣、石阙、侧殿、墓冢等组成,呈隋唐建筑风格。
历史
建筑历史
史料记载,隋炀帝陵墓曾多次迁移。杨广死后,萧皇后与宫人用漆制床板做成棺材,将他葬于江都宫流珠堂。宇文化及率部离开江都后,镇守江都的大将“陈棱”感念隋炀帝旧恩,为其发丧并改葬于吴公台下。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将隋炀帝陵迁到雷塘。公元648年,萧皇后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命将其尸骨送至江都与隋炀帝合葬。唐代以后隋炀帝陵渐渐荒芜,不为人知。清嘉庆十二年(1807)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认为,今槐二村的一处大土墩为隋炀帝陵,于是出资修复,并嘱托书法家、扬州知府伊秉绶书写墓碑。但2013年江苏扬州曹庄隋炀帝墓考古发现后,还原了历史真相,此陵被证实为“伪陵”。
文物保护
1986年初步整修,1995年对其进一步整修保护,占地3万平方米,存雷塘、祭台、墓冢三历史遗迹。1999年再次整修,增建石牌坊、大门、石桥等建筑。进行隋炀帝陵二期工程的建设,使之成为扬州北郊重要的旅游区。
主要景点
隋炀帝陵园
隋炀帝陵园从南向北依次建有石牌坊、陵门、雷塘、石桥、祭台、神道、城垣、石阙、陵冢等,墓冢为十分整齐的平顶金字塔形,高12米,四边均为规则的等腰梯形。墓区两个偏堂内一个陈列着隋炀帝生平的史料,一个书画成列室,悬挂了江苏省和扬州市知名书画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