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洛柴登城址

霍洛柴登城址

共 1632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12

历史沿革

20世纪70年代,霍洛柴登城址被发现。
1971年,发掘墓葬57座,在古城西侧的柴登河东畔分布着陶窑遗址。
2012年8月,霍洛柴登城址内发生三处古钱币窖藏被盗案件,8月底至9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受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委托,与杭锦旗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三处钱币窖藏地点进行了清理发掘。
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杭锦旗文物管理所又进行了第二次清理发掘,发掘面积500余平方米。

遗址特点

霍洛柴登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46米,南北宽约1100米,南、北、西三面城垣断续可见。墙体用白泥夯筑,很坚硬,宽十三米。城内地势较平坦,北部地势略高,现大部为草场和农田。城内砖瓦、陶片遍地皆是。根据城内遗迹现象分析,城西中部砖瓦成堆,应该是大型建筑遗址,可能为官署区。古城保存较差,城墙残垣高出地表部分已经消失,现只能断续可见南墙和东墙的部分城垣,除砖瓦成堆之外,其余均无法详查。
官署区附近还发现了铸钱遗址,再往北约50米,地表散布有大量铁甲片,可能为铸造兵器的场所。铸钱遗址与铸造兵器遗址均在官署区附近,证明了在当时铸钱和铸造兵器均被官家严格管控。古城北部有一片面积约为100平方米的地区,遍布铁渣、铁块,东南部发现大量铜渣和破碎铜片,应该是当时炼铁和铸铜的场所。此外,柴登河东岸坡地上还发现了多处烧制陶器的窑址。
霍洛柴登城址的东南西三面山梁上分布有墓葬千座以上。根据古城规模及墓葬内出土遗物的特征、形制等综合分析,该城址应该是西汉时期北方地区的一座重要城池,其时代相当于汉武帝到王莽时期。
霍洛柴登城址

文物遗存

霍洛柴登城址曾发现有“西河农令”“中营司马”等汉代官印。在古城的西部坡地上发现多处烧制陶器窑址,出土大量陶片、板瓦、菱格纹砖等。城内还多次发现钱范和铸钱作坊遗址以及钱币窖藏,曾一次发掘出土约3500公斤古钱币,大多为最常见的汉代钱币——“货泉”,另外还有少量的“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货布”“布泉”“五铢”钱等,发掘出土的长方形窑砖上刻有“六”“土”等文字,应为修筑窑址时所用砖的编号,在窑室及附近文化层中共出土了150余块钱范(陶母范)、其他陶范20余块,此外还出土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及大量铜铁炼渣、动物骨骼等。

历史文化

杭锦旗所在的鄂尔多斯地区地处黄河南岸,古称河南地。秦汉时期,为了抵御匈奴侵扰,秦汉王朝曾多次派重兵攻取,驻守鄂尔多斯地区。从发掘出土的钱范、钱币实物情况看,霍洛柴登古城及周边发现的“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货泉”等应是本地铸造,以就地解决当时军事、经济方面的费用。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霍洛柴登古城发现的这处具有相当规模的铸钱作坊遗址,说明西汉至新莽时期鄂尔多斯地区也是其直接管辖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文物价值

霍洛柴登城址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不仅是西汉王朝控制北方的前沿阵地,也在维系与沟通中原与北方边陲地区的关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在研究中原王朝与北方匈奴民族的战争史、商贸史、民族关系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发现的铸钱窑址、钱币窖藏、出土的有确切纪年文字的钱范等,对于研究中国西汉及新莽时期的货币制度、冶铸技术等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霍洛柴登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