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县博物馆

海丰县博物馆

共 194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30 15:59

历史沿革

1959年7月,成立了“海丰革命文物管理委员会”。
1985年3月,经海丰县人民政府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海丰县博物馆,办公地点借用红宫红场旧址。
1992年12月,修复海丰县古建筑城隍庙,并由群众集资在城庙的左侧建一幢办公综合楼。
1995年,办公综合楼竣工,博物馆该楼办公。
2003年1月,在红宫红场旧址右侧,建了一幢集展厅、库房及办公于一体的博物馆综合楼。
2009年12月,新馆开馆落成并免费对外开放。

建筑布局

综述

海丰县博物馆占地面积182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一楼为临时展厅,是开展临时展览、教育活动的场所,二楼为基本陈列《海丰历史的记忆》,有远古文明、沿革发展,近代风云和民俗民艺四个方面的内容。

基本陈列

基本陈列《海丰历史的记忆》:分为“史前文化”、“沿革发展”、“近代风云”、“民俗民艺”4个部分,主要以海丰出土、传世的文物结合历史上出现的名人、重大历史事件来展出。
博物馆内景

馆藏文物

综述

海丰县博物馆文物主来自出土文物、征集、捐赠及上级部门的调拨。藏品类别有分为陶器、瓷器、玉器、铜器、石器、书画、漆器、木雕工艺8大类。截至2019年末,海丰县博物馆馆藏文物有3044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18件(套)。

主要藏品

新石器时期,有两件,均用青玉雕琢而成,表面泛淡绿色。呈方柱体状,外方内圆,外分四面。外表横面略呈弧形,中间有一道宽1厘米的垂直凹槽将平面分为左右两块,上下有矮短圆口的射。第一件玉琮,以四角为中心线,向两面对称磨三条横凹槽,将琮分为四节,每节均刻象征形兽面纹。第一和第三节上端有一凹横槽,槽内刻细如毛发的云雷纹。兽面以圆圈作眼,下面用减地法凸出一条横长方形凸块作口;第二和第四节兽面,眼为重圈,两圈之间刻有细少的横竖线条,兽面刻云雷纹。通高8.4厘米。第二件玉琮稍短,以四角为中心线,向两面对称磨二条横凹槽,将琮分为三节,每节上端有一道横凹槽,下面饰象征形兽面纹。兽面以重圈作眼睛,下面用减地法凸起一条横长方形凸块作口,刻细密的云雷纹。通高7.4厘米。玉琮的出土点位于田镇东北约一里处(地名“三舵”)。1984年4月,田墘镇居民彭添、彭傲、彭乖、吴学炎、曾大乖、王泉、王侯七人在该处挖贝壳时,于4米多深的贝壳层中发现玉琮的。
新石器时期青玉琮
新石器时代晚期陶釜、陶支脚:陶釜,为泥质软陶,器形呈敞口、斜肩、鼓腹、同底,饰斜方格纹,高15.5厘米。陶支脚的形状,一头成喇叭状,另一头制作稍为倾斜的两个犄角状,倾斜的内面烤火痕迹清楚,背面没有烤火痕迹,可见陶支脚的放置是喇叭状朝下,两角朝上,以两个或三个陶支脚组合成炉状,上端的角顶着底釜,作烧煮食物之用。
春秋时期青铜兵器,有三件,短剑1件,中间凸起有脊,刃部稍向内收,散扁平实心,正面有一圆穿。残长19.5厘米。矛1件,短身,中间隆起有脊至部、后部成弧形,正面有一圆穿,近棱形。通长13.5厘米。錍1件,体薄长、宽身,两面前端凸起两条棱,中间有一椭圆孔,两棱向后渐收缩成一条较宽的脊。残长8.2厘米。青铜兵器出上点位于后门镇东面两公里的后澳海边的第二级台地上。
清代酱褐釉济公陶瓷像
清代酱褐釉济公陶瓷像:通高76厘米,施釉彩,唇红齿白,手脚的指甲有光泽而较形象,作者曾龙星。

藏品保护

海丰县博物馆配设专职保管员及保卫人员,设置了安全防盗监控系统,制订了文物库房管理制度和值班制度;在藏品档案管理方面,建立登记入库、分类分级、制卡建档工作:在文物库房防潮、防湿、防蛀方面,配置空调抽湿设备,保持库房温湿度,针对文物藏品的特殊性,每年进行杀虫防霉处理。

文化活动

宣传教育

每年国际博物馆日,海丰县博物馆与海丰县宣传部、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摄影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各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合作,举办各种展览活动,并利用媒体进行宣传。

学术研究

海丰县博物馆建馆以来,编著有《海丰县文物志》《海丰县志》《汕尾、海丰考古研究文集》等书籍;郑正魁同志主编了《海丰县文物志》,参编了《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广东名胜古迹辞典》,在《广东文博》《广东钱币通讯》发表论文多篇;黄信良同志参编了《海丰县志》,在《广东文博信息》《汕尾日报》发表论文多篇。

所获荣誉

2013年3月25日,海丰县博物馆被评为“2012年第二批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

机构设置

参观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