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角遗址
共 151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33
历史沿革
1956年,罗家角遗址由当地农民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中发现。
1979年11月至1980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对遗址进行局部发掘,发掘面积共1338平方米,清理灰坑53个,发现上下叠压着4个文化层。
198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日本东亚稻作文化起源考古代表团一行11人到罗家角遗址考察。代表团专家一致认为罗家角遗址发掘出土的稻谷,证明中国的长江流域是日本栽培水稻的发源地之一。
遗址特点
罗家角遗址东起小庄桥,西至陈家村,北濒古运河,南抵罗家角村,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厚2~3米,上下叠压着4个文化层,都属马家浜文化,代表若干个不同发展阶段,丰富了马家浜文化的内涵。经科学测定,第四文化层出土的芦苇距今约7040±50年,处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罗家角遗址第一文化层厚5~125厘米,为灰褐色斑土,土质较硬。包含物主要是陶器,石器次之,骨器和玉器不多。陶片以夹砂夹蚌陶为主,泥质陶次之;陶色以灰白陶占半数以上,红色陶占27%,灰红、灰黑陶各占10%。
第二文化层为黑褐色黏土,质略松,厚5~170厘米。其陶片中灰红色夹砂夹蚌陶数量增加,占43%以上;红色陶占30.6%,黑灰陶占13%;并有薄胎灰白陶,占12%。陶器多素面,部分有红衣或镂孔及捺窝纹。按其器型特征分析,是马家浜文化晚期的代表。
第三文化层厚5~175厘米,为稍坚硬的黄灰色土。陶片以灰红陶为主,占52.6%,红色陶占29%,黑灰色陶占16%,此外,还有少量的白陶。石器基本同第二文化层。此外,还出土有稻谷粒、葫芦等植物遗存和带有榫卯结构的木建筑构件。
第四文化层为松软的黑灰色土,厚5~80厘米,仅见于部分探方之中,出土文物不多。陶器中,灰红陶占49%,黑灰色陶增至36.4%,红色陶仅占13%。陶器的表面装饰增加,有各种刻划纹、拍印纹、附加堆纹等,但仍以素面为主。此外,还有稻谷、芦苇编等。
罗家角遗址
文物遗存
历史文化
主要展览
罗家角遗址展示馆共分两层,以水乡泽国、火耕水耨、构木为巢、纺线织布、烧土成器等为展示内容,基本陈列以器物展示为主,并结合图文和多媒体,同时通过场景还原再现了罗家角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
文物价值
罗家角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文物保护
1963年,罗家角遗址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罗家角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罗家角考古遗址公园入选浙江省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