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遗址

联合创作 · 2023-08-03

隋唐洛阳城遗址是隋唐两代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瀍【chán】河回族区。该遗址地跨洛河两岸,东北至白马寺镇唐寺门,东南至李楼乡城角村,西北至邙山镇苗湾,西南至王城大道与古城路交叉口,面积约47平方千米,已有1400多年历史。

特征

建筑特征

隋唐洛阳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区及近郊,地跨洛河两岸。南对伊阙,北依邙山,东逾瀍河,西临涧水,洛水贯穿其间。据勘查,宫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隅地势高亢处,宫城在皇城之北,宫城北面有曜仪城、圆璧城前后重叠,又有东。西隔城分列左右。皇城东厢有东城,其北有含嘉仓城。郭城东北部及洛水南岸部分为里坊区。现存遗址东北至白马寺镇唐寺门,东南至李楼乡城角村,西北至邙山镇苗湾,西南至王城大道与古城路交叉口,面积约47平方千米。

历史

建筑历史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隋唐洛阳城建成。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颁布《建东都诏》定洛阳为东都。

唐睿宗光宅元年(684年),改东都为神都。

天授元年(690年)武曌改唐为周,定都洛阳。

唐肃宗元年(761年)复名东都。

唐朝末年,隋唐洛阳城毁于战火,遗址留存至今。

文物保护

1963年,隋唐洛阳城遗址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并划定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建立文物保护小组。

1982年以后,洛阳市政府规定在保护区进行建设,要履行报批手续,并由文物部门进行钻探和发掘,重点文物保护区一般不许进行基建。对发掘出土的重要遗迹,如石砌圆形建筑基址、大型石柱础等,修建了保护房或围栏加以保护。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隋唐洛阳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河南省洛阳市又重新明确洛阳城遗址保护范围,并建立多处石质保护标志碑。

2021年10月12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四五”时期大遗址。

主要景点

隋唐洛阳城遗址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组成,将宫城的应天门、皇城的端门、天津桥、天街和郭城的定鼎门串连起来,就构成了隋唐洛阳城的城市中轴线。宫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角,而宫城则位于皇城之北。郭城东北部及洛水南岸部分为里坊区。

外郭城

外郭城南宽北窄,略近方形。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基址宽约15至20米。南墙长约7290米,东墙长约7312米,北墙长约6138米,西墙南端长约6776米。稍呈弧形。东西两墙下面发现有石板砌的下水道。

宫城

宫城位于外郭城的西北部,隋代命名为紫微城。唐贞观元年,太宗改名洛阳城。唐代平面略呈长方形。北墙长1400米,西墙长1270米,南墙长1710米,东墙长1275米。城墙宽约15米,中为夯筑,内外砌砖。已经勘查出南墙正中的应天门(隋名则天门)、东边的明德门(隋名兴教门)、西边的长乐门(隋名光政门)和北墙的玄武门、西墙的嘉豫门。

皇城

皇城围绕在宫城的东、南、西三面,名曰太微城,其东西两侧与宫城之间形成夹城。由于洛河北移,皇城东南部被冲毁,南墙仅存西段,长约540米,东墙现存长约1115米,西墙长约1670米。已勘查出东墙的宣耀门、西墙的宣辉门和南墙西部的右掖门。右掖门已发掘,残高2.15米,进深17.5米,为一门三道,每个门道宽6米,左右门道外侧各有13根立柱,采用上架过梁的形式,其上盖筑门楼,内有宽1.25米的车辙。皇城内发掘了隋代的子罗仓。

景点指南

最佳游览时段

四季皆宜

用时推荐

3小时以上

占地面积

约47平方公里

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G310隋唐洛阳城遗址

交通

自驾:从洛阳市出发,全程20.7公里,途经王城大道快速路、邙岭大道、睦邻大道,再沿当前道路行驶60米即可到达。

门票/收费

具体详情请咨询景区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