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九峰国家森林公园

共 2269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8 15:06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湖北九峰国家森林公园是位于武汉市东郊 ,距武汉市城区中心地带仅20千米。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4°20′50″,北纬 30°31′04″之间,整个森林公园东西长约5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

地形地貌

湖北九峰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地势高低错落,山峦逶迤蜿蜒,山峰成群,山间盆地地势平坦的省内典型的丘陵地势地貌景观。

气候特点

湖北九峰国家森林公园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干湿明显,全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气温为41℃,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7.6℃,年日照时数1600小时左右,无霜期达240天,年降雨量1200~14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9%。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金钱松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九峰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林木稀少,遭周边村民砍柴破坏严重,后经过封山育林,才逐渐增多。
截至2015年,湖北九峰国家森林公园共有维管束植物139 科,356属,484 种(包含变种及栽培品种)。其中蕨类植物9科,11属,11种;裸子植物7 科,15属,19 种;被子植物123 科,330属,454 种,其中双子叶植物104科,270 属,377 种,单子叶植物19科,60属,77种。 蕨类植物种类较少,科、属、种分别占全部维管束植物的6.47%、3.09%、2.27%,裸子植物均为人工栽培植物,种类较蕨类植物为多、科、属种分别占全部维管束植物的5.04%、4.21%、3.93%。被子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科、属、种所占比例分别为88.49%、92.70%、93.80%;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最为优势,科、属、种所占比例分别为74.82%、75.85%、77.89%,单子叶植物科、属、种所占比例分别为13.67%、16.85%、15.91%。可见被子植物是组成该植物区系主要成分,木本植物种类有215种,占总种数的44.42%。草本植物种类有269种,占总种数的55.58%,草本植物种类略占优势。

动物资源

截至2015年,湖北九峰国家森林公园园内有鸟类60余种,动物种类达88种1527头,其中老虎100头,黑熊50头,非洲狮50头。

主要景点

珍珠湖

珍珠湖
珍珠湖在钵盂峰与狮子峰之间,珍珠湖畔有树木园和成片的枫香林,沿湖分布有珍珠泉、三眼桥、明清古驿道等古迹。

罗汉肚

罗汉肚
罗汉肚位于是钵盂峰的北坡,距珍珠泉约500米之遥,这里有两座小山峰,两座山降之间突起一个园形的大石,酷似罗汉的腹肚,故此得名。

仙人石

仙人石
仙人石在狮子峰与黄柏峰交接处有一突起的岩石,岩石之上一株树枝繁叶茂,树干挺拔,岩石中部有可容一人倚卧的凹形槽,底部有两窝穴形,似股印,传说这槽印是一仙人在此休息后留下的,故称此石为仙人石。

九峰动物园

九峰动物园
九峰森林动物园建于九峰国家森林公园内,位于武汉城区东郊,距市中心12公里,占地面积800亩,建有野生动物笼舍、野生动物运动场。设有动物幼儿园、野化训练场、动物医院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所需的设施;百兽盛会、梦幻剧场等大型野生动物表演场所;儿童动物园、熊苑、虎苑、狮苑、猴苑、走禽苑、水禽苑、珍猴馆、鳄鱼池、万鸟园等10余处动物观赏区。

九峰胜寺

九峰胜寺
据地方志记载,明太祖将他的第五个儿子封为楚昭王,封地于江夏(即现武昌区、洪山区部分和武昌县),建宫于武昌豹懈龙泉,望九峰山山势雄伟,特地建造九峰胜寺作为敬神、避暑、游览之地。

三眼桥

三眼桥
三眼桥位于钵盂峰西南坡,距武鄂公路约100米。桥身用灰色窑砖砌成,桥底部有3个半闪形桥孔,故称三眼桥,桥上有明清时期的古驿道。

九峰摩崖

九峰摩崖
明代九峰寺高僧无念禅师高徒胜学和尚在九峰寺后崖上开龛,将朱元章御赐其师的诗文镌刻其上,石刻为御制谕僧无念。龛高160厘米,宽97厘米,正书30行,计930 字;无念去世后,其弟子又在此石刻左方数米处开石龛刻其像以为纪念,是武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开发建设

基础建设

1910年创办武昌林场。民国年间,创办武昌林场九峰支场,后改名为九峰林场。1992年,九峰国家森林公园成立,隶属省林科院,是该院重要的科研基地和科普基地。

品牌建设

湖北九峰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

交通及路线

交通

公交18、25、518、738路或搭乘葛店至花山的中巴均可到达景区。

路线

武汉1日游线路:九峰森林公园——武汉动物园——珍珠泉——仙人石——太阳石——罗汉肚——狮子头。

历史人文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九峰寺高僧无念禅师高徒胜学和尚在寺后崖上开龛,将朱元章御赐其师的诗文镌刻其上,是为“御制谕僧无念”石刻。龛高160厘米,宽97厘米,正书30行,计930字。正文记述了朱元璋召见无念禅师的经过。后面刻诗五首,即《题僧无念九岁出家》、《舟归武昌》、《武昌归隐》、《怀僧无念特赐松实诗》、《赐僧无念诗》。刻字周围镌刻有腾龙祥云装饰花边。永乐三年(1405年),无念去世后,其弟子又在此石刻左方数米处开石龛刻其像以为纪念。刻像神志安详,目视前方,脚著草履,正襟端坐于石座之上,左上方刻一诗云:“空有空无得正因,其中妙用是源真。本师住世无人敬,现灭应须假幻身。”摩崖之前,古树藤蔓,枝叶婆娑,游人至此,颇感清幽。
浏览 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