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水沟遗址
甜水沟遗址
共 189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00
历史沿革
1978年春,陕西省水利电力局刘顺堂同志在甜水沟北壁首先发现了一一个基本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经研究。该头骨化石属于早期智人中较早类型,俗称大荔人。
1978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组成联合发掘队对甜水沟内大荔人化石地点进行第一次科学发掘。
1980年10月,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再次对大荔人化石地点进行发掘。并在附近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这一阶段的工作共发现565件石制品和批动物化石,为探讨大荔人文化性质、时代、环境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1983年秋和1984年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单位对甜水沟遗址及其附近进行了大规模、大范围的调查,在10余千米范围内发现18处新的旧石器地点。
1986年4月~1987年3月,对甜水沟(DT18)、育红河(DY11)、育红村(DY15)三个重要地点进行了科学发掘。这一阶段工作的收获是,发现石制品6000余件,发现大规模的旧石器地点群及较多的动物化石。同时北京大学进行了铀子系年龄测定,西安地质学院作了孢粉分析和热释光年龄测定。
1989年10月,“古人类学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大会”地质旅行考察团一行14人(有来自韩国、德国、美国、英国、马来西亚、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国的学者)来遗址进行考察。
1991年8月,第十三届古人类学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大会地质旅行第8路考察团一行41人(其中有来自美国、日本、苏联、德国、南非、以色列、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26名学者),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玉柱教授带队来遗址进行考察。
甜水沟遗址
遗址特点
甜水沟遗址总面积约33300平方米。在甜水沟附近,洛河发育着三级基座阶地,已发现的19处地点分别处于Ⅱ、Ⅲ阶地底部或下部不同时代的砂砾石层中。根据各地点所处的地貌单元、地层时代、动物化石、绝对年代等,可将其分为旧石器文化早期的甜水沟文化、中期的大荔人及其文化、晚期的育红河文化地质时代依次为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更新世晚期。甜水沟这种在很小范围内存在着早、中、晚不同时代旧石器文化遗存、同一地点存在几个文化层相互叠压的旧石器文化遗存,在中国旧石器文化旷野中是极少见的。
文物遗存
历史文化
古人类一直劳动、生息在甜水沟附近的洛河两岸。但是对于体质原始、设备简陋的古人类来说,气候和环境时冷时热、时好时坏,是极其残酷的,迫使他们无法定居而靠采集狩猎维持生活,也迫使他们不得不东奔西跑甚至长距离迁徙,寻找合适的的生存环境。他们时而沿洛河北上直至白于山脚下、六盘山东麓,在千里草原上追牛逐鹿。时而沿洛河南下直至黄河之滨,捕捞水中的鱼螺蚌虾。时而闯人密林采集各色各样的野果,追捕水牛、大象和野猪。他们和自然界的斗争,经历了100多万年的历程,不但改造了自身,还创造了旧石器文化。
文物价值
甜水沟及其附近古人类文化的发现与研究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它为探索中国早更新世时期古人类及其文化,中国北方以小石片石器为主的旧石器工业传统的起源和发展,细石器工业的起源,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交流等等诸多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也为附近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古气候、古地理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科学证据。过去对于洛河下游第三级阶地的堆积或归入早更新世或归入晚更新世,现在可以较为正确地分别归人更新世早、中、晚期。甜水沟附近的下三门组地层,不整合于上新世之上上三门组之下。下三门组到底是属于上新世还是属于早更新世一直有不同的看法,这实际上是中国第四纪与第三纪的界限划分问题,到现在为止国内外都还没有解决。甜水沟遗址为这一问题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场所。
保护措施
1992年4月20日,甜水沟遗址被陕西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以陕政发【1992】35号文件公布了甜水沟遗址的保护范围。具体是,重点保护范围:甜水沟内及崖上10米内。一般保护范围:由重点范围外延50米内。建设控制地带:由一般保护范围外延3000米内。
2001年6月25日,甜水沟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