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 8 年产品,还想去大厂
共 2009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2-06-07 09:26
在同一家公司做了快 8 年产品,薪资尚可,在二线城市买了房,接下来还是想去大厂拼一拼。
这是周末我和星球内一位同学进行沟通时她和我说的。
我们聊了很多,有些启发也和你们分享下。
得知她在一家公司待了 8 年后,我其实挺好奇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吸引并让她坚持了这么多年?
接下来,她跟我说了这么几个因素。
第一,快速发展中的业务给自己提供了不错的实践环境,个人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二,领导也是产品出身,使得产品在公司具备不错的话语权。
第三,从执行者成长为管理者,有机会接受更多的挑战。
说实话,这样的成长环境已经比大多数产品经理的现状要好了,懂的自然懂。
对于很多产品经理来说,要么业务不行、要么领导很菜、要么个人发展空间有限。
以上三样,如果能占据两样就算是幸运了。
她跟我聊了聊接下来的一些打算,一个是有跳槽想法,一个是考虑是不是离开北京。
如果跳槽,目标瞄准大厂。
他们的业务在国内几家大厂都有涉及,从经验复用的角度来看,她是具备优势的。
另外,如果以她现有的能力结构和经验,去到大厂的薪资涨幅至少能在 40% 以上,因为她目前的薪资是被低估的。
关于跳槽,我给了她一些建议,其实这些建议对想跳槽的人同样有效。
首先,从她的处境出发,平薪跳槽是不划算的,即便是从小厂去到大厂,平薪也是一种损失。
她在原公司积累的影响力、对公司的了解、上下人际关系等,这些都是无形资产。
一旦跳槽,这些无形资产在新公司发挥作用概率会很低。
别小看这些无形资产,如果想晋升到比较高阶的岗位,这些东西起到的作用往往很大。
其次,大厂可以是目标,但也要评估自己的职业上升轨迹是否在原来的基础上迈了一个新台阶。
这一点,是从她 8 年产品经验出发考虑的。
她有做事的能力、有带人的能力、有管团队的能力,如果去到大厂后反而变成高级大头兵,那对于她既有的能力是一种退化。
所以,职业上升轨迹必须作为考虑因素之一,至少在原来基础上稳中有升。
很多人觉得大厂机会来之不易,只要碰上,就一定要去。在我看来,不要过度神化大厂,还是首先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考虑。
大厂招人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找有能力的人来解决有困难的问题。
说白了,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厂并不期待你有多么出彩,但至少能把你所占的坑填好。
当然,如果你是一颗不错的种子,在这片沃土上成长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她还有一个打算,就是未来考虑离开北京并回到某二线城市。
目前,她已经在二线城市买了房,但当前并没有合适的机会回去。北京机会自然更多,如果回去,做什么就成了第一个问题。
关于这一点,我给她的建议是能回去就早点回去,前提是未来这件事一定会发生。
对她来说,从一线城市撤离的方案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直接去新城市找工作。
不过,这跟新城市的产业结构、公司、薪资水平有直接关系。
就拿我所在的长沙来说,长沙的核心产业是重型机械,像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这样的企业都在长沙。除此之外,文娱产业也很发达,而互联网的发展就不如一线城市。
我之所以选择回长沙,是因为我要做的事情其实和地域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去哪对我来说都一样。
如果你也有从一线城市撤退的打算,那就先看看你目标城市的产业结构是怎样的,直接决定了哪类工作机会比较多,以及你的职能领域是否能有发挥空间。
第二种,先入职一家大厂,然后谋求跨地域调岗。前提是,你想去的城市有对应的分公司和类似业务。
我有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就是通过这种方案回到了二线城市,薪资平移、岗位平移。
当然,入职时公司一般不会给你承诺这些,不过还是可以先提前打听,有这样的机会更好。
不管是哪种方案,对她来说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选择。
不过既然现在依旧在北京,能有机会去大厂搏一搏还是挺好的。毕竟一家公司待了这么久,也算是奇迹了。
相比之下,很多人两三年一跳的情况比比皆是。
面对新的职业和人生选择时,判断依据是最重要的,凭感觉做出的决策,往往会出现极大的不确定性。
在外奋斗打拼的人都是奔着一个美好前程去的,我们无法预判未来会怎样,但我们依旧奋力向上。
人生难得有几段冲刺期,如果你曾经或者正在经历,那就好好珍惜。
因为,这样的阶段只会占据你人生中的一小部分时间。剩下的大多数,其实是稳定。
如果你感到焦虑和迷茫,不要着急,至少说明你处在成长期的十字路口,你还有选择的空间和权力。
不确定性同时也意味着机会,机会就会迎来变化。
送给奋斗中的你们,未来会很美好。
加油!
················· 唐韧出品 ·················
最近发现一本不错的书叫《中产家庭理财清单》,里面有很多关于收入、投资、理财、买房、保险、负债的观点,还是挺有启发的。
不要觉得书名中有中产家庭这个词就觉得跟自己没关系,如果你想升级自己的财富,那关于这些观点还是有必要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