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及花园

恭王府及花园

共 3384字,需浏览 7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

民国时期

1912年1月,溥伟从恭王府出逃。2月清帝退位,恭王府第一次成为王公可以随意处置的私产。
1924年,隐居西山的溥伟之弟溥儒、溥僡及母回到恭王府花园居住。
1936年,溥伟病逝后,包士杰于1937年向北平地方法院起诉,法院将恭王府进行拍卖,被辅仁大学买去。溥儒于1938年初离开恭王府。
1937年,受圣言会委托,圣言会牧师张维笃出面,以19.9万元依法购得恭王府位于地安门外三座桥路,东至府夹道、南至什刹河,西至什刹海河,北至西煤厂街的房屋五百六十九间,廊六十间,以及花园地亩,合计四十九亩三分产权,用于辅仁大学添办女院。
1939年9月,辅仁大学开始大范围招收女生,恭王府随改称辅仁女院,女院由圣神修女会管理。
2008年前后恭王府卫星图及平面图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意识到保护王府等古代建筑的重要性,自然也没有注意到恭王府的保护问题。提出保护恭王府,周恩来是第一人。
1952年,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恭王府成为师大女院。
1956年~1964年,恭王府府邸部分先后被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多家院校机构占领使用。
1962年,周恩来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北京市有关部门拨款重修恭王府。此后,北京市有关部门制订了保护恭王府的方案,并拨出款项重修恭王府。就在那次重修时,考古人员在王府花园的秘云洞内意外发现了失踪的福字碑。
1975年,周恩来总理在病重期间,委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同志办三件事:新建一座北京图书馆;修琉璃厂文化街;对社会全面开放恭王府。
恭王府发展脉络时间轴

保护措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恭王府已成为被8家单位割据、数百住户聚居的大杂院,有200余住户。要修复恭王府,首要任务是搬迁。在三代国务院领导人的关心下,恭王府腾退修缮工作历28年完成。
1978年,谷牧召开会议,将中央有关部委和北京市的领导找去,确定要落实好周总理的遗愿。
1981年,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召开会议,形成了《关于恭王府住户搬迁情况的报告》。由此,恭王府得到重点保护和维修。
1982年,恭王府及花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春节前后,修建队向文化部提交了恭王府调研报告,提出了后花园24景的修复方案。2月13日,在修复恭王府、改建琉璃厂的汇报会上,谷牧为恭王府搬迁定下了基调:谁的孩子谁抱走。3月,文化部提交《关于恭王府修复工程的请示报告》,提出了“接一间、管一间、修一间”的修复方案,并建议成立恭王府修复管理委员会。
1986年,基本完成了北京市冷风机厂、公安部的居民住户、国管局幼儿园等的搬迁工作。1987年,成立文化部恭王府管理处。
1988年8月17日,恭王府花园对外开放。
1989年,李瑞环到恭王府视察。为了能让恭王府花园在来年的亚运会期间成为接待定点单位,经他批示,从亚运会的预算里批了150万的专项经费给文化部。赶在1990年亚运会开幕之前,恭王府后花园的修缮工程终于全部完成。
200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完成搬迁。2003年,中国文联完成搬迁。2003年,文管处升格为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2006年11月23日,随着占用北京恭王府府邸的最后一家单位——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悬挂在恭王府府邸近50年的校牌摘下,并移交占用房屋及管理权,至此,恭王府府邸腾退工作圆满结束。
2007年,中编办批复成立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
2008年8月20日,大修后的恭王府府邸对外开放。
2012年,恭王府及花园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7年,恭王府及花园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8年,恭王府及花园冠名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建筑特点

选址

恭王府在选址上颇为讲究。传说,北京有两条龙脉,一条是土龙,指北京城的中轴线,可这中轴线上的建筑一般只能供皇帝使用;另一条是水龙,指所连成的一条线。相比于土龙脉,在水龙脉上建设监管较少,且其形状也不易让人看出,这就让和珅钻了空子。恭王府不仅位于北京城的水龙脉上,还恰恰处于这个水龙的“龙腹之穴”。在风水学中认为,水就是财,而水龙之腹恰恰就是汇集了财富的地方。所以,这独一无二的选址,使得恭王府成为了北京城最有“财气”的地方。
恭王府位置示意图

结构

恭王府占地约3.1万平方米,王府的建筑,可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
府邸分为中、东、西三路建筑,各由多进四合院组成,中路的3座建筑是府邸的主体,一是大殿,二是后殿,三是延楼。延楼东西长160米,有40余间房屋。东路和西路各有3个院落,和中路遥相呼应。府邸建筑为乾隆时期最高规制,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亲王府有门脸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左右有配殿。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
王府后面环抱着长160余米的通脊二层后罩楼,楼后即花园部分。花园名为萃锦园,园内建筑也形成中东西三路,园中散置了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由于恭王府及花园风景幽深,因此一向传闻认为这里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
从整体样式雷图中可以看到当年有内檐装修的建筑多达二十余处,而且具有多种类型,如、宝座床、、祭灶、、炕罩、真假门、仙楼、书阁、多宝格、顺山炕、前、后檐炕等。
恭王府旅游导览图

特点

恭王府几座主要厅堂的内檐装修是多宝格、隔断,还有仙楼、神殿带毗卢帽的祭灶等装修也与宫廷中别无二致。并有室内假山水池,装修成室内小园林。
恭王府内各厅堂的空间根据使用功能划分,格局多样,其主要厅堂既有开敞式大空间,又有私密性的小空间,既有对称式的,也有非对称式的,还有可以灵活组合的。有的适合接待高级宾客,有的用于萨满教的祭祀活动,有的适合起居生活,有的作为寝息,不同的空间需求各得其所。
从恭王府的装修遗留物件中可知皆使用硬木,用材异常讲究,加工的木料可以作出细小的截面,雕刻花纹起伏,而且使用圆形或曲线拼出各种花格,只有在精细的加工之基础上才能完成,施工难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遗憾的是恭王府的原有内檐装修,绝大部分已经无存。
锡晋斋(楠木殿)内景

主要建筑

王府部分

花园部分

研究价值

恭王府及花园集西洋建筑和古典园林风格于一体,布局紧凑自然,府邸富丽堂皇,斋室轩院园内散置,为北京保存完整的典型王府之一。学者侯仁之曾叹之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历史文化

景区文化

相关人物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中期权臣、商人。和珅曾担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众多关键要职,封一等忠襄公,官拜,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领班,还兼任、《》正总裁官、等数十个重要职务。四年(1799年),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和珅死时年仅四十九岁。(详情参见词条:
爱新觉罗·奕訢(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之一。第六子,异母弟,生母为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封“”。年间,奕訢于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中,奕訢授命为全权,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訢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之衔。(详情参见词条:

旅游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