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观音寺塔

郓城观音寺塔

共 1128字,需浏览 3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郓城观音寺塔
据《郓城县志》记载,“观音寺塔”因坐落在观音寺内而得名,原高七级,始建于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年),故人们称作“唐塔”。
宋朝时期,重修一次郓城观音寺塔。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河决荥阳,郓城被水淹,塔淤没2级。
清朝末年,郓城观音寺塔顶残破呈官帽状,所以郓城观音寺塔又被称为“荒塔”或“幞头塔”。
1956年,郓城县人民政府修了塔顶及塔内台阶。
1984 年 8月,郓城县人民政府重新核定并发布《关于公布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确定了观音寺搭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建立了观音寺的保护组织,树立保护标志牌,并做好避雷、防火和保安工作。
1992年,郓城县人民政府对观音寺塔进行了彻底维修,塔基、塔身及塔顶以钢筋网灌注混凝土加固,重做塔檐、增设防雨亭。

建筑格局

综述
郓城观音寺塔
郓城观音寺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塔,地面之上原七级,现存五级,下层周长约42米,上层周长约40米,通高约32米,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维修古塔时,从地面往下钻探,15 深处仍有塔身,该塔究竟有多高,仍是一个谜。
塔基
塔门
塔基:东、西、南、北各设券顶乾坤门一个,其余四面各设假窗。由北门登塔穿过塔心室南壁,通过塔心柱转折上升,直达塔顶。
塔身
郓城观音寺塔
塔身:由精美的砖雕斗拱组成塔檐。各级塔身东、西、南、北设有景窗,东北、西南、西北、东南各设一砖雕假窗。景窗可观古老郓城的风貌。并且在每级塔檐八棱处悬挂铜铃,风起铃响,悦耳动听。塔心室和顶部,由层层砖斗拱环砌成拱顶,斗拱层层内收,结构严谨。塔内回廊顶部,有砖斗拱精砌而成。
塔刹
塔刹:仿古棱亭式刹。

文物遗存

砖雕斗拱
郓城观音寺塔留存有唐宋时期的砖雕斗拱等构件。

文物价值

郓城观音寺塔外围周长和复原高度,均比地域同类砖塔要大,从而显示出唐代的遗韵。观音寺塔内外均无任何雕饰,唯一的即是基本的砖雕斗拱构件和墙体上的棂格假窗,而斗拱制作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营造技艺,为研究唐代时期的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2006年12月7日,郓城观音寺塔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重修观音寺塔碑记
2019年10月,郓城观音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郓城观音寺塔位于山东省菏泽市胜利街北段东侧。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东省菏泽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郓城观音寺塔,路程约3.6千米,用时约14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