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涉园

日涉园

共 3499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4-05-24 10:29

历史沿革

日涉园前身最初为明代陈鸢旧居。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其孙太仆寺卿陈应芳倚宅建园,取晋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句意,命名为“日涉园”。即该园的最初一段历史。从这一时期的地方文献上看,明《万历泰州志》的残本以及稍后的明《崇祯泰州志》对“日涉园”均只字未提(《崇祯泰州志》对宋代几处私园遗址有详尽记载),直到《道光泰州志》中,当时已更名“三峰园”的“日涉园”才始见略载。可见“日涉园”其间,园林名声尚未彰显。相较之下,园主比日涉园更为时人所重,《崇祯泰州志》卷六《人物志》即对陈应芳有详细记载。
日涉园的最初两次转手在陈应芳去世六十多年后,先是于清圣祖康熙初年转手归于田氏;旋即又在清世宗雍正年间(1723~1735年),转为所有。清嘉庆年间,高凤翥多方寻购,得石笋三支,增立在园内。因其新置的三石笋而将园名改为“三峰园”。三峰园,占有大片住宅,有皆绿山房、数鱼亭、囊云洞、山响草堂、绠汲堂、松吹阁、因巢亭、二分竹屋、午韵轩、来青阁、莱庆堂、香蕉雨轩、文桂舫和石林别径等十四景。这一繁盛时期的景物一直延续到清道光年间,其间一山、一石、一树、一景皆为清道光五年(1825年)周庠所绘“三峰园四面景图”及其题记等图文资料详尽记录了下来。
清咸丰九年(1859年),吴文锡以三千六百缗买得三峰园,接着又用三个多月时间,耗资一千五百缗对园林进行了修缮。工程结束后,吴以“荒园藏身有所”,将三峰园更名“蛰园”,他认为修复的蛰园“其地甚小而外之山环水抱无美不备”,从此自己可以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藏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吴文锡将买园造园的过程记于《蛰园记》,并绘有《三峰七老图》。吴文锡的蛰园相比全盛时的三峰园已有所缩减,原西部庭园的景点多已不提,或是更为“植竹”“艺蔬”之所在,单精华所在的东部庭园基本承袭了三峰园时的模样,只对各个建筑物的命名做了较大的调整。其中主体的“山响草堂”改为“三峰草堂”;其他将高耸的“来青阁”改叫“一览忘尘”,退居高台之后的“绠汲堂”改称“退一步想”,山颠梅丛中“数鱼亭”改为“疏影亭”。
太平军占领扬州时期,两淮盐运使乔松年(两淮盐政机构最高官员)从扬州来到泰州后,将吴文锡所居“蛰园”买下,改名“乔园”。将名称悉数改回原“三峰园”时的称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乔园收归国有,以园林及宅第改建政府招待所,于是称乔园招待所、乔园宾馆。
2006年,泰州市政府以清代周庠《三峰园景图》为依据进行恢复修建。
2017年6月,日涉园安防改造项目通过江苏省公安厅内保总队组织的工程验收。

建筑格局

日涉园,又称乔园,是苏北地区最古老的园林之一,是泰州市保存较完整的一座私家园林,素有“淮左第一园”之称。整座园林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尤以古柏、奇石及用花木来表现四季之变化成为显著的特点。园林部分主要分东西两部分,中间有院墙相隔,通过可以“览全园之胜”的来青阁来连接两大组团。其中西部庭院与住宅部分相连,如同别院,起到过渡作用,东部庭院是主体及精华所在,而东部庭院又以山响草堂为布局中心,周庠所绘“三峰园四面景图”即是以三响草堂为其主要视点绘其四面景色。三响草堂其前凿池叠山并正对“三峰”构成主景。同时,园林一大特色为景点注重花木的配置,各建筑物的命名也往往与此有关,二分竹屋、皆绿山房、松吹阁、因巢亭、蕉雨轩、文桂舫等皆如此。其中核心景区以乔木为主,假山之上古柏重点突出;松吹阁、因巢亭等高阁旁多辅以高松,梅林;山坳后隐藏竹、屋,庭前后栽腊梅丛桂,轩周围以牡丹、芭蕉,从时间配置上也可适应四季景色的变化。

主要建筑

西部庭院

西入口门厅
西人口门厅处是一幅“三友图”大盆景,它是文人墨客笔下经常讴歌的松、竹、梅“岁寒三友”。
二分竹屋
曲廊沿竹林向南是二分竹屋,屋体周身用毛竹加工制成,呈浅黄色,设计巧妙、精工细作,削竹条为墙、破半竹为瓦、锯竹筒饰窗、拼竹件为门,一座放大的竹制品。该竹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竹屋将竹林一分为二,云墙将竹屋一分为二,故名“二分竹屋”。
来青阁
来青阁
来青阁是日涉园的最高建筑,三层青瓦重檐,高11.58米,建筑面积137.82平方米。全木结构建筑,飞角。底层回廊内侧窗下,东阳木雕八幅。一楼镂雕挂楣是松鹤延年;撑牙为喜鹊临梅。二楼与三楼镂雕撑拱,南北是狮子盘珠,东西为喜鹊。三楼内天花,中间大幅二龙戏珠。周围44幅松鹤图。站在来青阁顶层,可以俯瞰全园。
蕉雨轩、午韵轩、文桂之舫
蕉雨轩
山脚临水而建的建筑是蕉雨轩,在它南侧正对面是一株百年老石榴,状如“五指”。蕉雨轩前鹅卵石铺就的金鱼戏水图。由蕉雨轩向北为午韵轩。午,即是抚的意思。是园主人抚琴吟诵之处。沿廊东行是文桂之舫,舫为仿古船形建筑,船头定泊在怡心池中,船楼设在岸边,站在船舱和船头,可欣赏池中水景。
南门入口、南窗寄傲厅
南大厅(南窗傲厅),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之意,整个大厅宽敞、明亮,厅内陈设着红木家具庄重典雅。大厅正南是仪门(礼仪之门),过仪门是南入口,南入口是宅院式入口。仪门两边的石鼓上,刻着三狮盘球。“三”近音“善”“狮”近音“事”,寓意“善事不断,功德圆满”。而大门两侧影壁则为鹤鹿同松,谐音为“六合通顺”。一品鹤为“官”,“鹿”谐音“禄”,寓意为“高官厚禄,万事顺利”。

东部庭院

山响草堂
山响草堂是整个建筑中代表之作,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和泰州明清民居风格一样,园内的建筑不像苏式建筑的黛瓦粉墙,而是具有泰州地方特色的黛瓦清水墙,较为朴素。屋面四角的起翘有一种南、北建筑在这里交会的特点。山响草堂的檐下四面虚敞,有轩廊相通。虽是厅屋式建筑,却称为堂。明明屋面上盖瓦,可是偏叫它为草堂。山响草堂檐柱上是一副对联。楹联是红木上嵌螺钿与霁蓝色瓷字,上联是“韩潮苏海”,下联是“陶菊周莲”。从霁蓝瓷字的釉质和纹饰鉴定,是清嘉庆前后景德镇的作品,亦算得上是较为少见的古陶瓷对联书法珍品。
半亭、数鱼亭
歇山半亭
山响草堂之西筑有半亭一座,亭倚壁东向,只有普通亭子的一半,故名“歇山半亭”。与半亭东西相望的是山麓东首的六角亭,亭上悬挂的是“数鱼亭”匾额。它六面砖雕均为畅游之鱼,南面为鲤鱼,其他五面为金鱼,寓意“金玉满堂年年有余”。
莱庆堂
莱庆堂是主人宴请宾客的场所。前后共两进,中间隔着天井。用院落来连接东西两园,形成过渡。
北门砖雕、福龛
“福”字
莱庆堂北为北入口。北入口是庭院式建筑的入口,整个入口全部由砖雕构成,每幅图案都精雕细刻,“三峰园图(局部)”“八仙过海图’;正对北大门的福龛上有一“福”字,整个“福”字看不到笔画,全部由民间吉祥物构成,寓意“吉庆有余,幸福美满,官运亨通,平安吉祥”等。

文物遗存

《三峰园》匾额
山响草堂内悬挂了一块楠木刻成的《三峰园》匾额,是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所刻制,是山响草堂里的一件原物,匾上记录了高氏买园与修园的经过。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陈应芳,字元振,号兰台。明代万历二年(1574年),考中进士,先后出任金华县和龙泉县的县令,浙江提学佥事、八闽布政司参议、河南按察司副使、太仆少卿等职。陈应芳年高归乡后,在祖父陈鸢的祖屋旧地,修建住宅,同时倚宅兴建了日涉园。陈应芳晚年于园中整理自己半身文札,除著有《日涉园笔记》外,另有《敬止集》四卷,镂版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其中卷一《图论》绘有泰州水利图,其间所论泰州河道水利乃至灾病均甚详尽。

文物价值

日涉园是苏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园林,为古典园林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区实例。

保护措施

遗址碑
2013年5月,日涉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日涉园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南路436号乔园宾馆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日涉园,路程约3.8千米,用时约13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