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砣子遗址
双砣子遗址
共 2371字,需浏览 5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民国十九年(1930年),发现双砣子遗址。
双砣子遗址
1964年6月~10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两次小规模发掘,发掘面积350余平方米。
遗址特点
综述
双砣子遗址
双坨子遗址共分三期文化类型,其中双坨子第一期和第二期文化是大连地区青铜时代早期文化遗址的典型。双坨子遗址第三期文化则属于大连地区青铜时代晚期文化。
第一期文化类型
双砣子遗址房址
双陀子遗址第一期文化发现3座房屋遗址,都是双室半地穴式建筑15、16号房址是两室东西并排,呈不规则椭圆形,中间有一道隔墙。两室面积都不大,东室南北长3.8米、东西宽1.7米;西室南北长3.15米,东西宽2米。两室各开一门,东室门向东西室门向南,门口都有由外向里的斜坡门道。室内居住面平整坚硬。每室设有一处灶址,西室灶址位于东北部,灶坑中间埋有一个倒置的大陶壶口部,底铺石板,周围镶砌石板;东室灶址位于近北端,灶坑内也放置一个倒置的大陶壶口部。房址的周围及中间隔壁上共有15个柱洞,有的柱洞底部垫有石柱础周围砌石。通过解析屋顶堆积下来的红烧土块,发现两室是由一个屋顶所覆盖,北高南低的一面坡式屋顶。
第二期文化类型
双砣子遗址第二期文化未发现房址。属青铜时代早期文化。
第三期文化类型
双砣子遗址第三期文化房址分布密集,属青铜时代晚期文化。在350平方米范围内有14座房址,均为近方形半地穴式单室建筑,保存较好,房址大体沿山坡呈横行排列,有一定的布局。大部分房址被火烧后废弃,而新的房址往往就地重建,甚至有的还利用旧房子的一部分墙基,因此,叠压和打破关系比较复杂。房址的结构和建筑方法基本相同,都是利用天然石块依半地穴的穴壁砌筑石墙。墙皆为单排垒砌,上部一般都向外倾斜,石块平整的一面朝里。各房址保存情况不一,遗存最高的石墙达1米多。室内居住面多为砂土硬面,一般都比较平坦,少数的中间低凹,部分屋内还保存有灶址。绝大多数房址都发现有数量不等的柱洞,其中周围的柱洞有的就砌在石墙里。房址的门道方向随所处的地势而有所不同,南坡向南,东坡向东。有的房址还有向外伸出的门道都是位于西南角,周围砌石,中间铺以石块作为台阶。
文物遗存
第一期文化类型
双陀子第一期文化屋内出土遗物有陶杯、陶碗、陶罐、石斧、石凿、石矛、陶纺轮等。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多以辉绿岩和凝灰岩磨制而成,也有少量的页岩和砂岩。以长身的厚石斧比较突出,石刀的形制不规整,还有穿孔石斧、鳞、铲、环刃器和纺轮等,也有陶纺轮。生活用具陶器最多,都是采用手制法,有的口沿经慢轮修整。大型陶器多是由口、腹底相接,故出现大壶口部与腹部脱离的现象,有的大壶口部被当成灶圈使用。陶器绝大部分是细砂黑褐陶,因表面呈打磨光亮的黑色,陶胎却是褐色又被称为黑皮陶。常见的器形有壶、罐、碗、豆、杯等。浅盘高圈足镂空豆和杯底与把手相连的陶杯最具特征。陶器表面磨光,施以弦纹和乳点刻划、镂空等装饰。彩绘以红、白、黄三色构成几何形图案,是在陶器烧好以后补绘的,故颜色易脱落。
第二期文化类型
双砣子遗址堆积层
双陀子第二期文化生产工具石斧不同于双砣子遗址第一期文化,多为短身扁薄长方形,典型的半月形石刀和扁平三角形石铁比较普遍,其他石器与双砣子遗址第一期文化雷同。生产工具还有石镑、石网坠、骨鱼卡、鹿角锄等生活用具的陶器较之双碗=砣子第一期文化有了明显的变化,黑陶和黑灰陶是显著特点。泥质陶占多数,也有部分犀细砂。表面有的施一层光亮的黑衣但陶胎多为红褐色或灰色,也有的呈黑褐色,还有少量的细砂黑褐陶。新出现的炊具陶觑则含有较粗大的砂粒,便于散热。陶器主要采用轮制,表面颜色较纯正,说明先民在烧制陶器控制火候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陶器大多磨光,纹饰常见弦纹,也有少量刻划纹、附加堆纹和乳点。陶胎普遍较双陀子遗址第一期文化薄些。陶器多子母口,多凸棱,多有三个矮弧形足,颈部外折起棱、折肩或折腹,器盖数量多,成为双砣子遗址第二期文化陶器的主要特点。双陀子遗址第二期文化陶器与山东岳石文化非常类似。
第三期文化类型
双陀子第三期文化14座房址中大部分室内都遗有陶器、石器,有的陶器还保持着当时位置,从1件到10余件不等。由于房屋是以木为骨架,四周和屋顶围(苫)干草,一遇大风,极易引起连环火灾。很可能是房屋被烧毁时,留在室内的日用陶器尚未来得及搬出,就被烈火吞没,故而完整地保存下来。
双陀子遗址第三期文化生产工具较为发达。石器中长方形扁平石斧相当普遍,半月形石刀和扁平三角形石大量出现,还有本文化期特有的长身弧背石锋。其他还有有肩石斧、石矛、石网坠、石纺轮等。骨、角制生立工具有骨凿、骨铲、鹿角凿等。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陶网坠。生活用具陶器绝大多数为手制,部分口沿经过慢轮修整,个别的为轮制。陶质以细砂灰褐陶为最多,大型陶罐、壶的数量显著增加,典型器形有鼓腹小底罐高领罐、细柄矮足豆、圈足簋、敛口曲腹盆等,还有三足或五足的多足器有的圈足削成三个缺口,都是双砣子遗址第三期文化的特有遗物。陶器表面以磨光为主,刻划纹数量较双砣子遗址第一、二期文化显著增多,并有许多刺点纹,还出现竖行排列的附加堆纹。
研究价值
双砣子遗址不仅对大连地区青铜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更为辽东半岛以及东北亚考古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
保护措施
遗址碑
2013年5月,双砣子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双砣子遗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营城子街道后牧城驿村北海地区。
交通信息
自驾:自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双砣子遗址,路程约12.2千米,用时约25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