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目寺塔

共 1593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04

历史沿革

水目寺塔后经历代修葺,其中最重要的一次维修是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 由寺僧如晓率徒海、性涛等修建。据《水目寺重修塔院记》,维修后,“巍然峙者为塔,截然邃者为院,翼然辅者为廊,贡然幽者为室,灿然庄严者为像,秩秩称大观焉。”该塔至“文革”时被拆毁,仅存塔体,及立柱的石礅,现塔为近年所修复。

建筑格局

水目寺塔
水目寺塔为四方形15级密檐式砖塔,高18.17米,双层石砌台基,第一层为四方形,第二层为八角形。塔身第一级东面设门,南面塔壁彩绘壁画。其上各级每面有龛洞1个,塔刹由仰莲、覆钵、宝顶组成。
密檐式实心砖塔,平面呈方形15级密檐式砖塔。塔通高18.17米,设双重石砌台基,第一层呈方形,边宽15.2米,高1.15米,四方各砌垂带踏步5级;第二层呈八角形,边长2.2米,高1.2米,顶部出沿约15厘米。其上用砖砌出双重须弥座基座,下层底边宽约4米,高0.8米。上层边宽3.4米,高0.8米;每边正面均砌出3个壶门,壶门之间及四角设望柱,其中底层二壶门间使用石雕望柱。基座之上第一层塔身边宽2.8米,高2.4米,占整个塔身的四分之一。其上14层塔檐作密檐叠涩挑出,每层檐下砌菱角牙子一组,四角起翘平缓,从2~10层收分不很明显,自8层起逐层自内收分,塔刹铜质,在文革后维修时取下,现存祥云县文物管理所,为一仰莲上置一葫芦宝顶。现塔顶作四阿式顶。
水目寺塔
塔身东面开有一个龛洞,而塔身2~15层四面正中亦均设有龛洞。塔身第一层南面通体绘有彩画,画幅通高2.38米,通宽2.63米,画面虽已剥蚀不清,但尚可隐约分辨是由23组佛教题材造像组成,其中中尊体量较大,由莲花座及舟形背光,而结跏趺坐者为一菩萨像,由其化佛冠可以辨认出为一观音菩萨像;其余22组包括佛和尊者的坐像,由于此幅佛会图处于塔的侧面,所以塔在没有损坏前其北面和西面均应有画像,其北面应是以大势主菩萨为中尊的造像
塔的方形台基上分别排列有48个石柱础,柱础的排列为四周檐柱20棵,内侧金柱20棵,而塔身四角各有角柱2棵,计8棵。说明在塔的底部曾经建过双重廊庑,也就是俗称的“寺抱塔”,县文管所保存了一张廊庑被拆之前的照片。塔底层四周设有廊庑,显然与保护塔身第一层的佛画有关。

建筑特色

水目寺塔
从水目寺塔的现状来分析,其塔身第一层塔身较高(约占全部塔身高约1/4)显然是密檐塔中较早的特征,而塔身下部收分及抛物线状不明显的情况看,姜怀英先生定为“与大理弘圣寺塔较为相近,当不早于大理国时期”,是有道理的,换句话说是大理国晚期的建筑。而塔的双重须弥座,四阿式坡塔顶,四周的廊庑等则为明代及明代以后的做法,当为历代维修时改变了塔的原状所致。其中塔底层四周建有廊庑的做法,在历代密檐式中独树一帜,这一做法已在昆明东郊昙华寺公园新建瑞应塔时所借鉴。

历史文化

水目寺塔为纪念大理国护法公高量成之子高皎渊而立。高皎渊21岁出家于水目寺,大理国天开十年(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皎渊圆寂,族人念其德,建塔立碑纪念,塔名水目寺塔,碑名《大理国渊公塔之碑铭》。

保护措施

1987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将水目寺塔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 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水目寺塔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马街乡水目山水目寺。

交通信息

自驾前往水目寺塔: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发,路程大约300.8千米,约需3小时52分钟。从祥云县城区出发,路程大约27.4千米,时间约需44分钟。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