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

联合创作 · 2023-07-25 10:13

地名由来:海林市原名海林县,系由新海、五林二县合并时,各取原县名称的后一个字而得名。

2023年6月,2023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海林市榜上有名。

2022年12月,2022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海林市上榜。

2022年6月,海林市被确定为黑龙江省2022年全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标题})。

2022年1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海林市为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1年11月,海林市上榜2021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

2021年9月,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海林市榜上有名。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海林市人口数量为29.28万人,位列牡丹江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位列黑龙江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5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787位。

+查看更多海林市荣誉与相关排名>>

海林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素有“林海雪原”“中国雪乡”“中国虎乡”“中国猴头菇之乡”美称,是著名侦察英雄杨子荣战斗和牺牲的地方,一部书《林海雪原》、一部戏《智取威虎山》,使海林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行政区域面积8711平方公里,辖8镇、112个村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有3个森工局和2个国有农场。截至2021年底,总人口29.2万。人有朝、满、回、蒙等27个少数民族。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全国平安县。

海林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海林因海浪河而得名,海浪河是牡丹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张广才岭的“海兰窝集”,“海兰窝集”是满语“榆树林”的意思。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是满族的发源地之一,为清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有16处商周以来的历史遗址,被誉为黑龙江三大历史文化亮点的金元文化、渤海文化、宁古塔流人文化,在海林都留有印迹。1948年成立海林县,行政区划几经更迭,1992年撤县建市。

海林是一座区位优越的城市。海林地处于“一带一路”大通道上,是东北亚区域中、俄、朝三角地带的中心环节,是东北亚经济圈的人员流动、物资集散、信息传递中心。境内公路、铁路、航空四通八达,滨绥、图佳铁路,G10、G11国道贯穿全境,哈牡、牡绥高铁已建设完成。周边有四个国家一类口岸,陆路可直达俄罗斯境内;距牡丹江海浪机场仅20公里,开通了韩国首尔、济州岛,俄罗斯海参崴,以及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青岛、大连等1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东距牡丹江12公里,西距哈尔滨286公里,已建设的哈牡客运专线在海林设有海林北、横道东两个车站,将融入“哈大齐一时间经济圈”和“哈长城市群”,牡丹江新机场落户海林。

海林是一座生态优良的城市。海林山川秀美,河泽纵横,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达到78%,活立木蓄积量1.6亿立方米,境内大小河流144条,属牡丹江水系,水能蕴藏量560万千瓦,河流总长度2930公里,占全省河流总长度的3.2%。大气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1.5万个,比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新空气标准高出10倍,冬季空气湿润,夏季清凉酷爽。有东北最大的人工水体—莲花湖,湖面133平方公里,蓄水量是镜泊湖的2.4倍,建有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建成了莲花水电站、荒沟电站、林海供水工程等国家重点水电项目。矿产资源富集,现已探明金、铁、矿泉水、地热等各类矿藏36种,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海林是一座产业雄厚的城市。有四大优势产业:一是生态旅游产业。海林有“雪虎山水情”五大特色旅游资源,中国雪乡、东北虎林园、威虎山影视城、亿龙风情园、柴河九寨、欢乐谷、横道河子俄罗斯风情小镇7个国家AAAA级景区,是黑龙江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县市之一。有中国雪乡、威虎山、佛手山3个国家森林公园和莲花湖地质公园,有世界最大的东北虎林园、全国最早的高山滑雪场、莲花湖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在此训练的国家皮划艇队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出“一金两银”的佳绩,我市被授予“奥运会国家突出贡献奖”称号,有具有浓郁俄式风情的百年历史文化名镇——横道河子,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杨子荣烈士陵园,2009年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全国12个条红色经典旅游线路之一。围绕大力发展“冰雪经济”,组建雪乡景区管委会,成立横道河子文商旅投资开发公司,打造林海雪原等6个旅发精品观摩项目,全市3A级以上景区达到13家,游客接待人次年均增长15%,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入选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让“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二是机械装备产业。初步构建起了机械制造和食品医药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与一汽集团、徐工集团等国内外500强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石油钻具、矿山机械、汽车配件、小型装载机等产业链条。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合作,研发蒸汽轮机等项目,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进工业经济创新发展,新增科技型企业40户、高新技术企业4户,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7家。第三产业迸发活力,引进运营人力资源产业园、10086呼叫中心等新经济业态,电商创业园入驻企业24家。三是食品产业。有蕨菜、刺嫩芽、松籽等100多种森林有机食品,是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市,建成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国家山区产业化基地。“海林猴头菇”被确定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年产猴头菇1.5亿袋,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一,被称为中国“猴头菇之乡”,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互联网”等模式,规划建设了全长20公里,流域面积2250公顷,辐射21个村屯的新民河猴头菇产业带。按照“北菜南运蔬菜基地”和“对俄出口蔬菜基地”定位,建设海浪河流域蔬菜产业带,利用海浪河流域内砂土地,水源充沛、地温高等适应蔬菜生产的地缘优势,在海浪河边建起300栋的标准化温室、大棚示范小区,年产各类无公害绿色蔬菜1.1亿斤,其0口韩国、俄罗斯、外销深圳、上海、广州等地8,000多万斤。蔬菜产业收入突破亿元。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4家,悦来颐和等5家企业入选“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四是医药产业。海林有“北药之乡”美称,有人参、黄芪等200多种中草药材。以创建省级中草药种植示范县为牵动,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44个中药材种植项目。中药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成功获批全省中草药示范县,山市镇被评为省中医药特色小镇,柴河镇获得全省中药材基地示范强镇。接续打好项目攻坚战,累计签约落地重点产业项目37个,争取到位资金144亿元,新改扩建项目326个,实施中医药产业园等省市“百大项目”50个。生物制药产业蓬勃发展,生产企业发展到15家,中乌抗肿瘤制药项目填补了东北地区空白。

海林是一座潜力巨大的城市。充分发挥对俄合作的地缘优势,做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文章。对内建园区,辟建了国家级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实现了12平方公里“九通一平”全配套,建成了五星级酒店、物流综合园区、产学研基地、大中专院校、城市综合体等配套设施。实施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行动、酒业振兴计划,技改盘活低效闲置企业40户,培育新增规上企业18户、科技企业30户。持续抓招商、上项目,益优康、基纳瑞克斯等一批投资大、带动强的项目入驻,一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落实开发区机构,推进农垦森工改革,组建雪乡管委会,破解发展体制障碍。“两集中三到位”等“放管服”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市场准入时限缩短80%,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13.1%。积极培育新业态,引进“美团”等12家企业入驻人力资源产业园,上缴利税8300万元。鼓励平台电商、直播带货,电商交易额突破9亿元、同比增长21.4%。辟建雪原早市、林海夜市鼓励大众创业,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5.8%。通过“内外互动,协同发展”的模式,为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历史沿革:

1946年5月17日,牡丹江市五河林地区与林口县合并,设置五林县,县政府驻五河林,属绥宁省管辖。

1946年8月15日,将宁安县北部新安镇、海林、横道河子、山市等地区划出,设置新海县,县政府驻海林区,属绥宁省管辖。

同年10月,改隶牡丹江专区。

1947年10月,属牡丹江省。

1948年7月,改隶松江省。

1948年8月25日,松江省政府决定,将五林县(1947年原林口县已划出单设)与新海县合并为海林县,县政府驻牡丹江市内。

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由黑龙江省直辖。

1956年3月6日,撤销海林县,将原海林县所属区域分别划归宁安县、林口县和牡丹江市。

1962年10月20日,恢复海林县,将原海林县划给宁安县的海林、横道河子、长汀、海南、石河、新安、旧街7个乡镇和原海林县划给林口县的柴河、二道河子、三道河子3个乡镇划为海林县的行政区域,县人民委员会驻海林镇。

隶属牡丹江专区(后改称地区)管辖。

1983年9月3日,牡丹江地区撤销后,划归牡丹江市领导。

1992年7月28日,撤销海林县,设立海林市(县级),由牡丹江市代管。

2009年11月,将海南朝鲜族乡划归牡丹江市西安区管辖,形成今天的区域范围。

名称沿用至今。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