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申村
下申村位居崞山脚下,阳武河中上游,清末时也叫北申村。西有上申村,北依南神头(现名迎新)、磨脑村,东和贾坨村(现名向阳)毗邻隔河相依相望有施家野庄、南申村、三吉村,现居人口有1450余人,大林乡比较大的一个村庄。
村南面阳武河从上申村开始分为两河,即现中河、阳武河。现有阳武河灌溉水浇地2500多亩,两条河将土地分为三片,建村由来已久无存考证。祖辈先人后世生活繁衍在这片热土上,得益于阳武河,受益于阳武河,祖辈浇田灌地湍水踏冰、耕种、收获,是原崞县十八村水地之一村,也是主要产粮村庄之一。受害于阳武河‘千百年来,阳武河河水常年流湍,山洪暴发,阳武河两岸土地被洪水淹没,侵吞、刮去多少,辛勤的祖辈在山洪过后,只有挽起裤脚,重新拦河淤地,重建土地恢复生产,千辛万苦,留给后人的是更加平坦,肥沃的土地。
村后为丘陵地带,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现有耕地荒坡,宜林地4000余亩。祖辈老人常有种谷、糜黍的习惯。冬小麦种植,未解决吃白面、走亲戚、搭礼等日常和过大年吃顿饺子的苦难,在旱地中小麦,全靠老天照顾,雨水充沛,小麦有收成。天高雨淡,一片荒地,收成越发可怜。就连老人们常说的成亩打石的收成也无有。好收成的年景也只是驴驼人背,爬坡过沟,披星挂月,日夜辛劳,以养家糊口。
像风民俗淳朴,祖辈风俗习惯承接。整个村庄东西长二里,南北宽半里。全村分别有杨家坡、横沟、马家街、何家街、二道街,张家街六道大街,姓氏有杨、河、马、刘、王、张等十几姓氏。俗有下申村五王八张的戏称;有大何小何辈辈叫爷的习俗,各家各姓都有各自的习惯称呼。如伯父这个称呼,有叫伯伯的,有叫大爷的。各街都建有庙宇,戏台;各街都有自己的庙会,各街都有店铺。
原南神头村里建筑的崞县八景之一的崞山叠翠,也是下申村大股东筹建集资庙会兴办等大事,由村推选名人名字主持。全村西至东分别建有息马店的大集市,杨家坡的二郎神庙,横沟的财神庙;马家街的文昌阁、关帝庙等十多座;村后有观音庙、娘娘庙、真武庙,更有横沟何家的贞洁石牌坊一处。宣扬的是何家有一妇人,十八岁丈夫死亡,留下一子,为了尽孝和未成年的儿子,坚守不在婚嫁。后儿子为母争得贞节牌坊。以上所有庙宇在文革期间四清运动中不幸全部拆毁,不复存在,只承接与息年的大槐树庙会。
宗教信仰是我中华民族的良美习俗。大部分乡亲信仰佛教的多,下申村也是如此。在每年的春节时,家家户户接神迎喜,鞭炮齐鸣,旺火冲天。当人们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新的一年零点钟声响过,听吧,鞭炮声声响遍天宇,汇成一片春雷。当新春之日,东方红日东升时,人人穿新衣、戴新帽各族走各族的族规,走家窜户,拜年叩首互祝新春快乐,五谷丰登,延年益寿,集聚向0祭拜。
1937年,下申村党支部成立,很多有志青年参加组织,秘密参加组织活动,以一制酒作坊为-地点,宣传党的政策,响应党的号召。发动青年参军参战。原崞县一区区委和游击队,频繁活动,居住我村可靠的人家夜出昼伏,打击敌人。特别在解放战争时期,我村有志青年积极动员人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仅有记载的就有十多位,热血青年为国捐躯,有十多位优秀儿女,随军南下,在以四川为主要战场的大西南长期坚持战斗,后来成长为厅级、县团级干部,仅四川省就有张天福和张作干等好几人。
1948年在崞县一区的领导指导下,创办了下申村学校,使原阳武河流域的各村和方圆十几里以内的适龄儿童少年有了学习的良好环境。有很多学生成为报考范亭中学的良才。申村完小是当时很有影响的学校。
有史以来,下申村淳朴的勤劳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水浇地以高粱、春小麦、冬小麦、谷子、玉米为主,丘陵地种植谷子高粱,糜黍、黄豆、黑豆等,五谷杂粮应有尽有。经济作物也是应有尽有,反正是靠天吃饭。好年景风调雨顺,家家户户粮满仓、谷满堆,天高雨少只有勒紧裤带,吃糠咽菜度荒年。建国后,-、人民公社,全村分为七个小队,粮食产量有所增长。全村粮食产量在150万斤左右,完成了销售公粮后,社员只能半饥半饱的在人民公社制度下生存生活着。
下申村附近有天涯山、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原平市五峰山、原平寿宁寺、原平大营温泉、原平续范亭纪念堂等旅游景点,有原平紫皮大蒜、原平梨、油梨、同川酥梨、崞阳麻叶、小东门胡芹等特产,有麻纸制作技艺、原平炕围画、云冈大锣鼓、原平凤秧歌、五台山佛乐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