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天观

共 1034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49

历史沿革

金天观唐代称为云峰寺,宋代改为九阳观,明肃庄王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重建道观。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重修金天观。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修葺金天观。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金天观大部分建筑遭兵燹被毁。
清嘉庆八年(1803年),甘肃布政使倡捐,官坤捐款,至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修完成。
清道光三年(1823年),陕甘总督那彦成奏明朝廷为其祖父阿桂在雷坛建造阿文成公祠。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清政府在雷坛西侧建造三公祠。
1956年,金天观改为兰州市工人文化宫。

建筑格局

金天观建筑群规模宏大,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7.9亩,依中、东、西三条轴线布局。金天观原大门位于建筑群南面,题额“金天观”,(现大门移至北侧西津路边,题“兰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金天观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元坛祠、真武祠、九天门、法祖堂、天师殿、雷祖殿及长廊、三清殿、玉皇阁、老子殿等;东轴线由北向南依次为大门、过厅、魁星阁、魁星阁东西厢房、文昌宫、文昌宫东西厢房、云水堂、东西望河楼;西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三公祠、慈母宫、华佗殿、道教大殿等。三路建筑高低错落,排列有序,整个古建筑群历史风貌及布局保存基本完整,单体建筑保存较好。

文物遗存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金天观古建筑群是兰州地区明清古建筑群的典型代表,为研究兰州地区明清建筑技术提供实物依据;作为明、清两代甘肃地区著名道教活动场所,金天观是研究宗教传播史上的重要实物见证;金天观是明肃王史迹及地方政治、经济史的重要见证,对研究对研究明代藩王戍边制度,明清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史均具有较高的价值。保存的明肃王七言草书“碧血碑”、清代兰州地方书画家唐琏的“金天观铭”等具有较高的书法造诣,是研究明清时期兰州地区书法艺术的珍贵实物。

文物保护

2013年3月5日,金天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保护范围:以雷坛院南北中轴线为基线,向东延伸至金天观东崖挡土墙,向西延伸60米至华林路东侧道牙,南至雷祖殿南台基向南延伸80米至建安公司简易楼南墙基外侧,北至金天观大门踏步北沿东西一线围合金天观建筑北墙基。

旅游信息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