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集中营旧址

上饶集中营旧址

共 3666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4-05-24 11:36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了一座法西斯式集中营——上饶集中营。
1955年,江西省委、,上饶地委、上饶专署,上饶市委、上饶市人民政府拨款,兴建上饶茅家岭革命烈士陵园、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公墓。
1959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再次拨款扩建上饶茅家岭革命烈士陵园。1963年扩建工程竣工,对外开放,供游客瞻仰、参观。
1966年,设立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斗争事迹陈列室。
1979年,新建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并请参加过上饶集中营革命斗争的新四军老同志出席开馆仪式。著名书画家亲笔题写了馆名。
1980年~1985年,先后对多处旧址进行了维修。
1993年,设立上饶集中营旧址风景区管委会,隶属原上饶市民政局,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其中,周田监狱旧址归属原上饶市博物馆。李村监狱旧址、七峰岩监狱旧址则归属广信区博物馆。
1996年,“上饶茅家岭革命烈士陵园”更名为“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仍为副科级单位。
2003年底,批准成立“上饶集中营名胜区管委会”,为市政府直属副县级事业单位。同时进行资源整合。
2004年底,资源整合任务基本完成。
2005年,经上饶市委批准,上饶集中营名胜区升格为市人民政府直属的正县级事业单位,设立中共上饶集中营名胜区工作委员会、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及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

建筑格局

结构

上饶集中营旧址分四大参观游览区:中心景区,周田监狱旧址区,李村监狱旧址区,七峰岩监狱旧址区。其中,旧址中心景区即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区,占地0.2平方公里,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公墓、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烈士纪念亭等多项纪念建筑物。周田监狱分布保存有完好的祠堂、大小房间13间、包括上、下周田监狱(即囚禁1、2、3、4、5、6个中队及女生队的监房)、大礼堂、太平间、“七君子”囚室、“军官大队部”、“特训班”本部、张超办公室、队长室等,占地面积30余亩。李村监狱旧址为红石木瓦结构,平房,有4个小间。

特点

上饶集中营旧址的大小囚室基本上是利用当年的民居、祠堂和庙宇修建而成,现存旧址处总体环境基本上保持了当年农村的风貌,而建筑物本身,无论是建筑形制或工艺特色,都保留了原来的风格,特别是集中营的大本营周田自然村,还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当年江南小村落的历史风貌,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基于农业经济村落文化的一个历史缩影。

主要建筑

文物遗存

机构设置

所获荣誉

1988年1月13日,上饶集中营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茅家岭烈士陵园列为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1996年9月,上饶集中营旧址由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6月,上饶集中营旧址由中宣部命名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3年5月,上饶集中营旧址经全国侨联确定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4年8月,上饶集中营旧址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
2005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文,上饶集中营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名录。
2005年,中宣部实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533”工程,上饶集中营被列为第一批建设基地。
2009年2月1日,上饶集中营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9年5月,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纪念馆)。
2009年11月,上饶集中营旧址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评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历史文化

相关史实
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初发动的皖南事变之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式人间地狱。上饶集中营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成立,对外名称分别为“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集训总队”和“特别训练班,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4月合并为“中央青年训导团东南分团”,这里当时监狱四周架设起铁丝网,负责管理的是军统康泽系特务。第三战区特务团调遣一个加强排担任看守,监狱门外有荷枪实弹的卫兵日夜站岗。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还有部分从东南各省地方以上抓来的共产党员和其它爱国进步人士。
上饶集中营共囚禁950余人,其中主要是囚禁在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战士和爱国人士,还有从国民党的党政军机关中抓来的思想犯。七峰岩集中营是政治软化所;周田村集中营是上饶集中营本部所在地,是一个苦工营,茅家岭集中营是重禁闭室,是国民党特务的杀人屠场;李村、石塘集中营是囚禁新四军高级干部的地方。被押的革命者如果不被软化,就要被强迫从事苦工劳动,遭受折磨,大批革命者被迫害致死。在上饶集中营中有近200名革命志士(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新四军干部)殉难。仅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6月19日的一次大屠杀,就有74名革命志士殉难。
相关人物
新四军军长将军在皖南事变中指挥部队抵抗的国民党军队,弹尽粮绝之际,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14日他奉党组织的指示下山谈判,被国民党无理扣押,迅即解送上饶,囚禁在三战区长官部驻地附近的李村监狱。叶挺将军在上饶囚禁了半年多,国民党当局对他毫无办法,因慑于他在海内外的崇高威望,又不敢加害他,只好改变策略,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间将他转押他处,最后囚禁在重庆。铁窗五年,他终于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获释。4月8日,他和王若飞等同志乘飞机飞往延安途中,在黑茶山失事遇难。
艺文
上饶集中营茅家岭狱中革命烈士生前集体创作了《一月的雪花》、《重建好河山》等诗篇:“一月的雪花,飞遍了皖南,雪花掩盖着同志的鲜血。 为了进入敌后去抗战,我们曾顽强地战斗不歇。被俘到如今,已过了一年,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为了反抗法西斯强盗,我们不怕那无情的皮鞭。”“皓月照九 州,光芒透栅栏,有朝风云起,杀敌保河山。烽火遍九州,青年遭摧残,有朝除无道,重建好河山。寒光照饶州,缧绁信江南,壮志永不消,意气贯灵山。”关押在上饶集中营的冯雪峰患着肋膜炎,写出了歌颂方志敏烈士的《灵山之歌》《搏斗》《普洛美修士片断》《火》、《荒野的曙光》和《黎明》等50余首诗。
叶挺关押上饶时1941年(民国三十年)1月21日起所写长达4000字的《囚语》。他在囚室的墙壁上,书写了“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正气压邪气,不变应万变”、“坐牢三个月,胜读十年书”等豪言壮语,令前来充当说客的达官贵人望而生畏。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等为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题了词。

文物价值

为了缅怀在集中营牺牲的近200名革命烈士,继承先烈遗志,党和人民政府于1955年在茅家岭建立革命烈士陵园,陆续修建了革命烈士公墓、纪念碑、纪念馆、纪念亭等建筑物。上饶集中营是了解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举行团体入团、入伍、入党仪式等活动和游览的好去处。
上饶集中营,是革命先辈与敌人斗争的历史教材,也是先烈留给后人的一笔革命遗产和精神财富。旧址的七峰岩古禅寺、葛仙庙、诸葛宗祠、四中队旧址,都是清末至民国初年的建筑,从文化角度审视,也具有相当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保护好这一旧址,也就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祖国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双重的性质和意义。

保护措施

1999年,上饶市文管所编制了《上饶集中营旧址保护规划》,总体规划期限是自1999年至2010年,共分三期12年。
2003年底,上饶集中营旧址成立了上饶集中营名胜区管委会,为副县级事业单位。2005年11月升格为正县级事业单位,进行了体制创新和资源整合,并在保护好旧址的基础上,编制了《江西上饶集中营名胜区发展总体规划》。
2006年,上饶加强红色资源的整合与保护,着力塑造红色品牌上饶市将原属市民政局管理的烈士陵园管理处,信州区、广信区管理的各监狱旧址群的资源,统一划归上饶集中营名胜区管委会管理。上饶市通过走访群众、实地勘查等手段,先后发掘出“窑头会议旧址”、“中共信江特别委员会旧址”等一批鲜为人知的红色文物。同时上饶市选派专门人员,对曾经在上饶集中营斗争过,仍健在的68位老同志及亲属进行了专访,前后历时38天,驱车8000多公里,途经十余省(市),搜集到上饶集中营的红色文物和珍贵史料382件。

旅游信息

现任领导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李民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