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桥

桥上桥

共 169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02

历史沿革

桥上桥
据《三续华州志》记载,下桥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竣工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由于山洪暴发,泥沙淤积,河床增高,下桥桥眼堵塞,洪水桥上而过,淹没良田,遂于原桥之上又砌石增高,另造一桥——上桥。百余年间,下桥埋于河沙之中,后人知者甚少。
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农民在桥旁挖沙,将下桥挖出,呈现出桥上桥的景象。

建筑特色

桥上桥,为双重石拱桥,东西走向,全由材质、尺寸和加工方式相同的石条砌成。桥上桥长约70米,宽约5米,桥高7.9米。上下桥各9孔,号称9孔18眼。桥孔大小基本相同,高3.09米,横宽3.4米,上、下桥的桥柱、桥洞垂直对应。
桥上桥结构的独特之处是它由上、下两层相互对应的桥拱和桥面组成了“桥上桥”。
桥上桥

文物遗存

桥上桥的上桥桥面两侧各砌有高一米左右的石质护栏,桥面南侧栏外桥拱上方正中雕刻有六条石雕龙头,形态各异,龙头朝南,面向着上游南来的洪水;桥面北侧对应有6条龙尾(龙尾仅存1条),指示着下游人渭的方向。下桥拱顶顶部中间还雕刻有不同的花饰。
桥上桥

历史文化

名字由来

陕西省渭南市(原华县)之间的界河名赤水河,东、西两岸各有一座同名小镇分属两地。数千年来,一直是陕西关中东去中原的关陕大道必经之地。桥上桥的下桥始建于清初,后来由于中、上游经历了百余年的水土流失,下游淤积而使下桥桥眼壅塞,行洪不畅,常成水患,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在下桥桥顶架设了上桥,顾名桥上桥。

年代考证

掩埋之因

明中叶以后,人口增长加大了对耕地的需求。不合理的过度开垦带来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增多。所以才有明嘉靖、隆庆以来的“奔流数薄”和万历年间修堤之举。经历了清初的康、乾时期,初步医治了明末、清初战乱和天灾人祸带来的创伤,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再次造成人口增加。由于平原地区人口过载,黄土塬区和基岩山地先后成了农耕开垦的目标。滥垦活动不仅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河流下游淤积速度日益加大。
自清康熙六年(1667年)下桥建成到道光十二年(1832年),由于河床淤积,桥眼壅塞,水流不畅,以致于堤岸累决,洪涝成灾,前后历经了165年。下桥加上桥基的高度为4.5米,以完全壅塞计,平均每年的淤积速率为26.7毫米。上桥于道光年间建成后,“至咸(丰)、同(治)间,山内开垦日甚,河身渐淤渐高,较堤反而隆起丈余,故累致冲决。清同治八年(1869年),委侯补知县瞿良斌会同华、渭官绅,令民挖沙筑堤,俾河水直达于渭”。现场勘查可知:上桥全高4米,桥面即在河堤上。自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算起,仅历时37年,年均淤积速率达190毫米,超出前一段时期淤积速率的7倍。当时淤积速率增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山内开垦日甚”,中、上游水土流失加剧,其结果是赤水河下游在清末已成悬河。

文物价值

桥上桥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文物保护

1992年4月20日,桥上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区以桥为中心,南北各30米、东西各50米以内一;般保护区为重点保护区外延5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同一般保护区。
2013年5月3日,桥上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1月1日,渭南市公安局华州分局交通管理大队和渭南市华州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发布决定对桥上桥实行交通管制,禁止除二轮摩托车以外的机动车通行。交通管制时间:长期。
2022年8月8日至2022年9月30日,渭南市华州区文物局对桥上侨进行了保护加固。

旅游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