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岛遗址
共 2077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2:06
历史沿革
清元年(1909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海时发现甘泉岛泉水甘甜可饮用,即称:“已得淡水,食之甚甘,掘地不过丈余耳,余尝之,果甚甘美,即以名甘泉岛,勒石坚桅,挂旗为纪念焉”,甘泉岛因此得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专家先后两次在岛西北端发现唐、宋时期的居住遗址,并出土多件。
1974年3月,海军战士在甘泉岛的西北部挖出7件唐宋瓷片。此后考古队员们在此基础上原地开探,发掘出土37件瓷片。其中有宋代的口沿、青白瓷粉盒、划花平底碗,同时发现了一片铁锅的口沿。
1974年3月,考古队员在岛西北端沙堤内侧深一丈处发现了唐、宋两代的居住遗址。
1975年,考古队员还对甘泉岛进行了复查,出土了几件宋代泥质灰褐陶擂体残片、十几件陶瓷器残片。
1991年,教授在甘泉岛上发现瓮棺、夹砂陶器、石器等一批史前至秦汉战国时期文物,同时,对岛上的3座小庙和魏晋、隋至清的陶瓷残片进行了记录和采集,将甘泉岛的开发历史推前至史前时期。
1993年5月,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专业人员对的、、、、、等20多个岛洲沙礁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多处古代文化遗物点,采集到汉代几何印纹陶瓮、陶罐,唐宋时期青瓷碗,明清时期青花瓷器及一些中国铜钱等遗物。
1996年,考古人员在西沙文物普查时,特地在遗址旁立“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石碑,这是中国在南海树立的第一块文物保护碑。同时在18座岛屿沙洲采集到较丰富的唐至近现代、、、等陶瓷器,器形主要有罐、碗、洗、盘、壶、瓶、杯、碟、盒等,均为、、、等地民窑产品。
遗址特点
文物遗存
甘泉岛遗址共出土有50余件日常生活用的陶瓷器,其中有唐代青釉陶双耳罐、卷沿罐,宋代青白釉瓶、四系小罐、、划花大碗、莲花纹大碗,突唇碗、粉盒等瓷器皿,其质地、款式与花色和先前广东省广州西村皇帝岗晚唐至北宋窑址出土的一致。另外还出土了铁刀、铁凿等生产工具,收集到几件唐代炊具铁锅残片、宋代泥质灰褐陶擂体残片和几枚宋、明代铜币等遗物。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主词条:
百年匡卫南疆第一人——李准
李准(1871年3月26日—1936年12月22日),清朝,原名继武,派名新业,亦名木,字直绳。1909年代表中国政府首次巡视命名,得到国际社会公认,确立主权。所著《》、《任庵自编年谱》,至今是证明中国对南海诸岛主权的重要文献。中国政府特在南海命名“”,纪念李准收复东沙和巡视西沙等南海诸岛的历史性贡献。
传说轶事
李准率伏波舰、琛航舰和广金舰继续在南海扬帆远航。他们远远望见一岛,又登岛巡视一周。李准命人分头行动:一些人掘井,一些人勒石竖杆,准备悬挂国旗;一些人留放牛羊到树林里。
突然,侍卫长范连仲惊叫起来:“那里有座庙!”果然在沙堤内侧发现一处砖墙小庙,还发现唐、宋两代的居住遗址。
李准命令大家:“屋里屋外找,找前人遗留下来的宝贝。”
众人回来都一副失望的样子。谢兴拍着手掌上的尘土,没好气地说:“破铜烂铁和瓶瓶罐罐倒是不少,可惜不管钱!”
李准一听大喜过望,不由大叫:“那就是无价之宝!”
谢兴和范连仲赶紧又跑回去,变戏法似的捧回来许多破烂。李准和王雪岑弯腰查看,竟是唐宋时期的铁锅和陶瓷残片!
谢兴欣赏着手掌中几枚宋代的铜币: “这个拿回去还有点儿用,给幺儿做毽子踢起耍,还可以做金钱棍唱歌跳舞耍。”
李准一把抢过去:“这是给娃儿耍的?这就是铁证!”
李准等人又回到开始命令工人挖井的地方。看着石木二匠积极卖力所掘地井中居然涌出了水!李准一尝,连叫: “甘泉也!”众人早已经渴得急不可耐了,都争先恐后畅饮甘泉。
在岛上挖出的两口水井,一样甘甜。李准意味深长地说:“古人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就叫甘泉岛吧!”
大家齐声称:“好好,甘泉岛,甘泉岛!”
文物保护
1994年,“甘泉岛遗址”被海南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甘泉岛遗址位于海南省三沙市西沙区永乐群岛。
开放时间
全天。
交通路线
先坐高铁、飞机、轮船或汽车到三亚,然后由三亚乘轮船或游艇抵达甘泉岛遗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