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老子纪念馆
洛阳市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将洛阳市老城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师庙”筹建为洛阳老子纪念馆。2012年9月28日,洛阳老子纪念馆(原祖师庙)正式开馆,是国内唯一的老子文化的专题性展览馆,也是全国最大的老子文化专题纪念馆。
文化
建筑特点
大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3间,殿内左右暖阁各1间,歇山顶,四周斗拱,飞檐起翘,琉璃瓦覆盖,顶部正脊两端有陶塑龙吻,脊背饰龙、荷花彩陶浮雕,殿顶四角戗背上塑四神。
历史
建筑历史
祖师庙始建于元末明初,最初供奉老子,后改奉真武大帝。
明清时期,祖师庙的香火还相当旺盛,庙里有戏楼、大门、照壁和前后殿等。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了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的仓库。
2012年9月28日,洛阳老子纪念馆(原洛阳祖师庙)正式开馆,成为国内唯一的老子文化的专题性展览馆。
文物保护
2006年5月,祖师庙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主要景点
大殿
大殿的殿门上方挂有“道德真源”的匾额,两侧对联为“立教开宗紫气东来三万里,著书传道函关初度五千言”,一副对联写出了老子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走进大殿,一座高约2.4米的老子雕像首先映入眼帘。这尊雕像面容丰满,体态潇洒,服饰飘逸,旁边还站立着两名“童子”。大殿四周的墙壁上是刚刚绘制完成的壁画,壁画描绘了老子的一生,包括老子出生、拜师、在洛阳担任守藏史、著《道德经》、西出函谷关等经历。
石碑
在祖师庙的修缮过程中,曾发现多块石碑。在这些石碑中,有一块清代嘉庆年间的石碑最为重要,不但证明了祖师庙在清代嘉庆年间的名字为真武庙,还引出了齐鲲任河南府知府时的一段佳话。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齐鲲调任河南府知府,来到洛阳。在洛阳期间,他革除摊派车马的弊政,并刻碑警示。次年,洛阳大旱,他亲自到民间视察,收缴官吏贪污所得分发给百姓。
评论